直播间里,主播激情四溢地叫卖,屏幕上弹幕飞舞,这般热闹场景本是直播带货蓬勃活力的体现,然而有人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做起了“职业弹幕人”的生意。近日,北京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因雇佣“职业弹幕人”刷评果冻食品具有减肥功效进行虚假宣传,被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行政处罚,“直播刷评”行为被纳入了“编造用户评价”的执法框架。
2025.07.01中国消费者报济南讯(记者)2月13日,《中国消费网》曾以《交钱后却无法开班 济南远播未来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引发退费纠纷》为题就济南远播未来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以下简称济南未来中心)收钱后因欠房租费被迫关门停课,从而导致几十名孩子无法上课问题刊发报道。近日,济南市市民陈先生向《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反馈,在本报的关注下,济南未来中心已经将1.44万元的托管费全额退还给他。另悉,其他家长也陆续收到了退款。
2025.06.27近日,国家医保局编制印发《美容整形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着力统一规范美容整形项目,引导医疗机构自主合理定价,助力构建更加规范、更加透明、更加有序的美容整形市场环境,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据6月20日《中国消费者报》报道)
2025.06.25“这款奶粉高温冲泡后结块严重,营养流失肉眼可见。”某短视频平台,在一个拥有数百万粉丝的测评机构镜头前,竞品奶粉在80℃热水中迅速凝结成团,而“恰巧”入镜的委托方产品则顺滑溶解。在评论区,观众纷纷感谢机构帮忙避坑。(据6月19日《法治日报》报道)
2025.06.23近期有消费者举报,一些生产厂家将不合格的公共健身器材销售进入市场,个别公共健身器材因质量、安装问题屡屡发生伤人事件。记者实地走访全国多地发现,公共健身器材的损坏情况普遍存在,且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据6月16日央广网报道)
2025.06.19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会“说话”的AI玩偶层出不穷。但当孩子们兴高采烈地与AI玩具互动时,可能正不知不觉地暴露着自己的隐私信息。更令人担忧的是,许多家长对这些潜在风险毫无察觉。(据央视网报道)
2025.06.17Labubu的持续火爆,甚至让部分Labubu仿冒工厂开始出现产能不足。值得注意的是,正品市场的繁荣与仿冒品的猖獗形成鲜明对照。当Labubu从潮玩IP演变为投资标的,其背后的知识产权保护、仿冒产业链监管漏洞等问题,都亟待行业与监管部门重视。(据6月10日第一财经报道)
2025.06.13网约房是指房东依托互联网平台进行房源展示,租客经平台在线选房、电子支付,并凭借密码解锁入住的新型住宿业态,实现租房全程无接触化操作。网约房因其流程简捷和价格实惠,备受外出旅行人群青睐。但由于长期以来存在诸多管理漏洞,网约房也饱受诟病。对此,重庆市渝中区建立“一房一码”动态积分管理机制,对网约房监管、退出等全流程实施规范化管理。2024年年底以来,重庆市渝中区以房源码、智能门锁为技术支撑,融合多部门
2025.06.11近日,广西消委会经过调查发现,10家代驾平台存在代驾服务协议霸王条款较多、代驾服务保险处于真空地带、代驾平台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诸多问题。专家建议,代驾行业的服务标准和监管细则应当尽快完善。(据5月27日《中国消费者报》报道)
2025.06.06央视网消息:端午节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今年端午,各地文旅消费“玩法”多元。去河湖边感受龙舟竞渡的热闹、在古镇体验民俗技艺、在文博场馆享受艺术之美,多样的民俗活动不仅展现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更成为拉动消费市场的新引擎。
2025.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