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附中荣获全国首批“中国校园健康行动心理服务标准化示范单位”

来源: 新华社   发布时间:2024.01.30

近日,由中国校园健康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举行的校园心理工作标准化示范工程启动仪式及专家座谈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31所学校代表和50多名专家进行了为期一天的研讨,同时为校园心理健康服务标准化示范工程执行委员会揭牌,为31所首批“中国校园健康行动心理服务标准化示范单位”授牌。

川大附中荣获全国首批“中国校园健康行动心理服务标准化示范单位”。

中国校园健康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关心下一代健康体育基金会理事长孙建新,北京市社会心理工作联合会会长、校园心理健康服务标准化示范工程执行委员会主任张青之,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郑日昌,教育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委员会专家、高校心理咨询研究会专家、北京市社会心理工作联合会等机构专家参与了会议。

校园心理健康服务标准化示范工程,属于中国校园健康行动领导小组发起的一项旨在规范和普及校园心理服务标准化的全国性示范工程。此次会议对促进“校园心理健康服务标准化示范工程”工作的全面实施、广泛普及有着重要作用。作为四川唯一一所首批授牌学校,川大附中代表四川为全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事业树立示范典型。

三十年躬耕不辍

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特色

1994年川大附中就成立了全省最早的“学生心理辅导中心”,也是首批开心理课的中学。该中心占地200余平方米,设有个体咨询室、家庭咨询室、团体活动室和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实验室等。

川大附中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正好是川大附中心理中心成立的第30个年头。30年来,学校先后荣获成都市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校、四川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四川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家庭教育专委会基地等多项荣誉。

师资队伍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正常、健康开展的重要条件。川大附中心理中心是一个专业、敬业的心理团队。学校现有专职心理教师三名,组长黄立刚老师,是西南大学心理系首届毕业生,是成都市第一批中学专职心理教师。自1995年加入川大附中心理中心,黄立刚老师见证和参与了学校心理中心的发展。另外两名成员吴林桦、林代春老师,分别为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心理学硕士。30年来心理中心赓续着前辈老师们的探索,也随着新鲜的血液的加入在创新中结出硕果。

学校始终围绕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总目标“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切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形成了“阳光幸福”的心理健康教育特色。

以学科课堂为主渠道

为“阳光幸福”奠基

川大附中学科课堂教学都运用核心问题教学,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反思提升、运用反馈”四个教学环节相对应的学生心理状态是“注意、期待、探究和行动”。在这样经过自己深度体验而得到发展的境遇中,学生的内心是敞亮的,也是愉悦的。学校坚持“出力出汗、手脑并用”的劳动教育,和“身心合一”的艺术体育。这样的劳动教育和体育有助于学生改善情绪,思维敏捷,提高神经系统功能。这从主渠道奠定了“阳光幸福”的坚实基础。

以专业的心理健康课

为“阳光幸福”领航

基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川大附中开发系列心理健康必修课、选修课。在心理必修课中,帮助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建立心理健康理念,培养积极心理品质,提升心理调节能力,为心理健康打下基础。主题包括学会适应、人际交往、学会学习、情绪调适、认识自我、生涯规划等,也包括一些特色校本课,例如阳光正念心理课、秋叶的艺术心理课,让学生在课堂中收获直接而积极的幸福体验。

心理选修课,横向拓展心理与其他学科、生活情景的关联与应用,纵向深耕积淀学生心理学科素养和研究能力。川大附中心理组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通过多年的实践、反思、打磨,形成了固化、系列化的相关课程,包括《学校“心理游园会”策划与实践研究》《箱庭绘本故事创作》《画外之音——绘画中的心理学》等系列课程。

学科选修课程,是为了积淀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进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而开设的课程。基于此目标,心理组开设了《人际密码——人际交往情景下自我与他人的行为研究》和《情绪疗愈之旅》课程。在课程开发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实践心理学实验,以实证的方式启发学生;通过参与表达性艺术治疗的心理团体活动,切身体验不同方式对于情绪的调节效果。

以个性化的心育活动

为“阳光幸福”增殖

川大附中心理中心开设了一系列心育活动,比如“心理中心下午茶”“心理绘本创作”“525心理游园会”等。

心理中心下午茶:每天下午课间,学生无需预约,可自行前往心理中心办公室接待区参加,心理中心就像温馨的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同学们分享学习生活中的趣事,也会“吐槽”遇到的困难。

组建心理绘本创作小组:心理老师牵头组建了心理绘本创作小组。创作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共鸣的绘本作品,引导同学们发现生活中的“小确幸”,这使学生以幸福激发幸福。

“525”心理活动月:每年的五月,“525”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通过讲座、黑板报、心理小报、现场心理咨询,以及心理游园会等形式,开展心理健康常识的宣传,这样的爱心体验永远使人阳光幸福。

以个体/家庭心理辅导

为“阳光幸福”护航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如同身体会面临病毒、细菌的侵扰,心理也会“感冒”,川大附中心理中心形成了相应的个别辅导的制度,及时的心理辅导有助于同学们走出困境,扫清前行路上的“阴霾”,重新焕发出青春的光彩。

学校心理辅导包括了心理咨询和心理教育。学校心理咨询是基于良好的咨访关系, 心理老师运用咨询心理学理论和技术, 消除或缓解学生心理困扰, 促进其心理健康与自我发展。心理中心在工作中发现,孩子们的心理困惑往往与家庭有关,因此,也将对家庭的辅导作为工作的内容之一,良好的家庭氛围有助于学生克服生长过程中的困扰,以专业辅导点燃学生幸福的希望。

以校园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为“阳光幸福”托底

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是一项系统工程,川大附中一直重视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于2012年成立学校心理危机干预领导小组,制定了校园心理危机干预预案,明确了学校各部门在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中的职责,学校各个相关部门密切协作,分工负责。学校是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关卡,心理老师是重要成员。但不能只靠学校、只靠心理老师,心理危机也要放在系统中去处理,家长是孩子健康成长的第一老师,在危机干预过程中,要尽可能努力获取家庭支持,社区和医院的资源也要适当争取,这样家校社医共同努力,才能取得为 “阳光幸福”托底的实效。

成为全国首批示范单位,既是一份荣誉,也是一份使命。川大附中相关负责人表示,定将承担起中国校园心理健康服务标准化示范的先锋责任,承担起探索开创新时代学校心理工作道路的艰巨任务,承担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