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下午,重庆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专题记者会在人民大厦新闻发布厅举行。专题记者会上,重庆市政协委员,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山区桥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周建庭介绍,重庆正在以新型城镇化强城聚人,以畅通要素流动强村富民,不断推动城乡协同发展,谱写城乡融合发展新篇章。
据了解,当前,重庆机场旅客吞吐量超4900万人次,铁路运营里程超2800公里,在建高铁项目数量全国第一,长江5000吨级船舶满载通航,高速公路里程突破4500公里,实现机场100公里半径覆盖人口率95%、80%区县通铁路、75%区县通航运、100%区县通高速,为城乡物流,特别是农产品外运打通了通道。
在重点基础设施方面,重庆桥梁总数超两万座,创造17项桥梁世界纪录,持续推进渝万高铁、重庆东站等重点建设项目,建成长江上游地区最大的集装箱集并港、三峡旅游集散地,促进城乡双向融合。城乡交通方面,轨道里程突破500公里,开通璧铜线、江跳线等市郊铁路,创建全国城乡交通一体化示范县3个,建成“四好农村公路”网络,乡镇村通客车率100%,农村到县城出行平均缩短至2小时以内。
周建庭表示,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以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农业产业路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与农业机械化的协同发展至关重要。
在他看来,农业产业路的完善为农业机械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也对农业产业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庆丘陵山区地形复杂,需要在建设农业产业路时,充分考虑到农业机械的需求,进行科学规划和设计。如,在一些重点农业产区,要加大对道路的改造力度,提高道路的承载能力,确保大型农业机械能够安全、顺畅地行驶;在山区合理规划建设产业路,为小型农业机械通行提供可能,如山地播种机等,从而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
为了更好地实现农业产业路与农业机械化的协同发展,周建庭建议,在制定农业产业路规划时,要充分调研当地的农业生产情况和农业机械的需求,确保道路建设与农业机械化发展相匹配;要加大对农村道路建设的资金支持,改善农村道路的基础设施条件,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和道路条件,推广适合当地的农业机械,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
https://www.workercn.cn/c/2025-01-21/8440824.shtml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网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的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生活”的所有作品,均为新华生活网站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新华生活网站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我们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