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广州1月16日消息(记者官文清 见习记者郑少纯)1月15日下午,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召开省直部门专场记者会。广东省科技厅厅长王月琴在会上介绍,广东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八年居全国首位,全省研发经费支出、研发人员、高新技术企业、发明专利有效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等主要科技指标均保持全国首位,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王月琴介绍广东科技发展相关情况(央广网记者 官文清 摄)
广东区域创新综合能力为何能连续八年全国第一?王月琴表示,目前,在粤布局建设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达10个,初步形成以信息、生命、材料、能源等领域为主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广东涌现出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领军企业;30所高校24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11所高校32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
加强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产业技术自主可控能力进一步增强。广东扎实推进“广东强芯”、核心软件攻关、显示制造装备“璀璨行动”等重大科技工程,重点产业链“补短板”“锻长板”取得积极进展。鲲鹏、鸿蒙形成自主生态并取得规模化应用,国产EDA软件、集成电路相关检测设备取得阶段性进展,昇腾910B成为国内算力芯片主流产品。推动45个工业软件进入广东电子信息、汽车、家电等行业龙头企业试点应用,40多家软件企业落地广东。
打造产业发展新动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产业基础日益强大。广东聚焦新兴产业发展,系统推进技术创新、规模化应用和产业化发展。人工智能方面,在AI芯片、底层框架、无人系统、人形机器人等方面取得标志性成果,支持通用大模型、垂直大模型在工业、交通、教育、医疗等领域应用,推动广东人工智能产业稳居国家第一方阵;新能源汽车方面,聚焦核心部件、关键材料、车用芯片等开展攻关,在电池、电机、电控和无人驾驶、车网协同等方面掌握核心技术,支撑广东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连续七年保持全国第一。聚焦未来产业培育,提前组织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布局突破。
推进科技金融结合和成果转化,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进一步深度融合。广东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粒子应用、工业软件等直属平台取得积极进展。推动中国科学院一批科技成果落地广东,签约总金额达6.67亿元。出台“科技金融15条”,打造“创业投资+科技信贷+科技保险”综合性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推动科技企业与多层次资本市场对接,2024年新增科创板和创业板上市企业13家。
锚定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全新定位,健全粤港澳科技合作工作机制。广东推动8家港澳高校参与建设34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6所港澳高校在粤参与共建9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支持粤港澳共建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粤港澳大湾区三地政府首次共同主办2024年大湾区科学论坛,有效提升在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中的影响力。全省实施国际科技合作和人才交流项目超3000项,与外国相关机构签署的合作协议超350个,吸引外资跨国公司在粤设立研发中心380多家。
王月琴表示,接下来广东省科技厅将持续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探索实施多种新型攻关组织模式、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以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抓手,强化更多高质量科技供给,以科技支撑发展新质生产力。”
https://www.cnr.cn/gd/guangdongyaowen/20250116/t20250116_527042620.shtml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网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的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生活”的所有作品,均为新华生活网站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新华生活网站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我们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