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配送 物畅其流——探访安康智慧物流园

来源: 群众新闻   编辑:徐豪   审编:易申合  发布时间:2024.12.23

图为安康智慧物流园仓储物流中心(资料照片)。

“双12”刚过,位于安康高新区的安康智慧物流园一片繁忙景象。满载快递的货车频繁出入,叉车推着大件货物来回穿梭,工作人员在流水线上争分夺秒地进行分拣作业。

“每天进出园区的货物超过1000吨,物流网络辐射以安康为中心、半径200公里的周边地区。”12月13日,安康启云智慧供应链产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康说,2021年启动建设以来,园区边建设、边招商、边运营。依托安康“一脚踏四省”的区位优势,目前园区已吸引100多家物流、商贸、生产加工企业入驻,现代商贸物流产业集聚成势。

安康智慧物流园是省市两级重点项目,总投资11.5亿元,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以信息化、标准化、智能化建设为支撑,打造农批市场、仓储物流、城市配送、冷链交易、中央厨房五大板块,促进物流要素聚集,构建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智慧物流平台。

“过去,大件快递如何到县城和乡镇是一个难题。货物到达安康后,要四处寻找第三方物流公司,效率和成本都不可控。”刘康介绍,城市配送中心建成后,可为城区商贸、批发企业提供“门到门”的仓储和物流方案。园区还开通了10多条省际大件物流专线,服务范围覆盖安康市所有县(市、区)和湖北十堰、四川万源、重庆巫溪等地。

“‘统仓共配’生成最优运输方案,是降本增效的关键。”刘康说,公司研发了数字化仓库管理、配送管理等系统,采取“绿色化+智能化”管理模式,将经销商仓库、物流仓库等多方货物集中储存,再根据配送路线统一调度货源、车辆和司机,货车满载率超过75%。

在“统仓共配”仓库管理系统上,仓库货物数量、货损率等信息一目了然。货源与运力的精准匹配,不仅让需求响应更及时,还节省了物流成本。与以往的物流模式相比,“统仓共配”能帮助企业实时监控库存,缩短备货周期,让综合物流成本降低25%、配送时间节省30%。

“统仓共配”只是安康智慧物流园数字化转型中的一环。园区通过智慧化城市配送、仓储物流、信息共享体系,提高流通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带动现代物流产业转型升级。

安康智慧物流园最南侧的农批交易市场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已有150余家商户入驻。与传统农批市场不同的是,这里的所有商户交易流水和数据都由安康启云智慧供应链产业有限公司研发的交易平台进行结算和管理。

“这样不仅能够实现市场统一管理,还能以数据信息为依托,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刘康介绍,公司搭建的金融监管仓及供应链金融平台,可为小微企业与银行搭建桥梁,提供融资租赁、仓单质押、融资担保等服务,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中央厨房是安康智慧物流园打造的重要板块,目前已完成设备进场工作。项目以订单种植模式统一采购新鲜农产品进行加工,并利用园区配送资源和网络,为安康市有集体用餐需求的学校、企事业单位食堂及社区等配送净菜和热餐。

“中央厨房采用集中采购、集中加工、集中配送的方式,产线高度自动化,有效减少厨余垃圾,严格把控食品品质,还能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农户增收。”刘康说,明年上半年投用后,中央厨房每天可为周边区域提供10万份餐食。公司还将探索低空物流等新业态、新模式,进一步提升配送效率。

此外,安康智慧物流园在厂房屋顶建设了分布式光伏发电设施,打造零碳智慧园区。设施建成后,为园区新能源配送车辆和冷库、中央厨房生产加工提供电力保障,剩余电能将输送到国家电网,服务周边园区,推动绿色发展。

在安康启云智慧供应链产业有限公司公共关系部负责人吴永健看来,园区建设快速推进和企业接连入驻运营,离不开安康高新区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近年来,安康高新区建立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一企九员楼宇管家”服务机制和“1+9+N”网格化帮办代办服务模式,通过定期走访、每月追踪、列出清单、做好台账,解决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针对项目建设中的用水、用电、办证等问题,我们提出诉求后,相关部门会第一时间解决。”吴永健说,农批交易市场建成后,行政审批、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把“办公桌”搬到了项目一线,为入驻商户现场帮办、现场发证,帮群众和企业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精力。

“目前,园区已带动就业1000多人,年产值超过1亿元。作为安康市现代物流产业链链主企业,公司将探索更多智慧物流新模式,提升服务水平、降低物流成本,打造立足陕西,辐射关天、成渝、江汉三大经济圈的商贸物流枢纽,助力安康经济社会发展。”刘康说。(记者 董剑南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