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生”同行点亮美好未来 翁垟街道让儿童友好“更近一米”

来源: 乐清日报   编辑:徐豪   审编:易申合  发布时间:2024.12.11

儿童友好,是城市送给孩子们的最好礼物。今年以来,乐清市翁垟街道从“一米视角”出发,以后桥村为试点,倾力打造“后生同行?桥连童心”友好主题,将儿童友好理念融入村庄建设,不断扩张“友好版图”,让儿童友好“更近一米”。

适儿改造

唤醒童趣“多巴胺”

大榕树下,身着汉服的小朋友深情吟诵诗歌;音乐墙边,音乐器材吸引着“神兽们”互动体验;微乐园里,尽情玩耍的孩子们释放自由天性……12月4日,后桥村儿童友好公园大型开放日,迎来了来自翁垟艺优幼儿园的“小主人”,开启“悦童年·润童心·?享童趣”儿童友好主题活动,让儿童的笑声回荡在翁垟初冬的午后。

构建“一米高度”幸福圈。翁垟街道供图

位于后桥村的儿童友好主题公园面积达8000多平方米,经过数月微改造后焕新亮相,绿色的跑道、蓝色的展示墙、色彩艳丽的微乐园区,“多巴胺”风格的活力配色吸引着更多村民在此休闲、遛娃。

“公园让孩子有了一片安全撒欢的区域,蛮好蛮好。”陈老伯的孙子每周末都会来这里打篮球,“原来的篮球场因长期使用导致地面坑洼,容易摔伤,现在铺设了塑胶地面后,孙子约球更积极了。”

除了标准篮球场,在滑梯、秋千等童玩乐园标配的无动力设施上,不时能听到孩子玩耍的嬉笑声。公园的亮点之一是串联儿童与自然的良性互动,原来的李子园经过微改造,变成二十四节气园;新修建的塑胶健康步道,满足不同孩子的户外健康需求;“与榕爷爷说悄悄话”信箱里,榕树爷爷默默守护孩子与其倾诉快乐和烦恼。

“通过适儿化改造,我们力争让一草一木、一屋一瓦都和儿童的需求产生连接。”后桥村“一肩挑”干部陈建锋说。走进距离主题公园不远处的村办公楼,也随处可见儿童友好的场景,这里增设了母婴室、活动室、亲子阅读室等功能性空间,设置的第三卫生间中,洗手池也贴心地安装了一高一低的水龙头,便于小朋友们使用。

小娃当家

贡献一米“大智慧”

在后桥村楼的亲子阅读室,“儿童议事会成员”展板上的一张张天真的笑脸格外引人注意。“让孩子们参与到乡村建设、社会治理工作中,从小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陈建锋介绍,儿童观察团成立于今年5月,由13名一到六年级的“后生”组成,“村庄治理事务,小到星球座椅的颜色选择,大到村庄环境治理,儿童都参与其中。”

打造适儿化空间。

儿童观察团上街调研、手绘图纸、大胆献策,以“一米高度”,为村庄建设注入活力和智慧。“在河道沿线挂设防溺水警示牌,主题公园里增加翁垟特色海鲜造型,为村里的斑马线‘穿’上彩虹‘外衣’,这些都是我们观察团提出的建议。”观察团团长小婷满脸自豪。观察团虽成立不久,已累计开展议事会近10场,切实解决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缺乏、道路交通空间标识不显、村庄整体风貌不协调等问题。

“小管家”们不仅对村庄建设有着自己的思考,更积极投身其中。暑假期间,他们拿起清理工具,跟着党员、志愿者们沿街扫荡,清除建筑外立面、路面以及路灯杆的小广告。健康步道修建完工后,其周边杂草的清理工作中也能看见观察团的小小身影。

照亮童路

拉满友好“幸福值”

田间地头是儿童的“第二课堂”。不久前,翁垟的孩子们在专属农场干劲十足地挖起红薯,仿佛一个个小农夫,期待上半年播撒下的种子有个好收成。小朋友们手持铲子、小锄头,互相帮助,分享挖出红薯的小窍门,他们你追我赶,看谁挖得又快又大,整个儿童农场笑声弥漫。

“我们一直在‘空间可见’之外积极探索传统文化的深层友好。”翁垟街道妇联工作人员介绍。在黄杨木雕非遗课上,孩子们不光能感受到方寸间的精妙雕琢,更增添了几分对翁垟的了解和认识;在仿古园林建筑的南师故居研学,领略国学大师南怀瑾的家国情怀;七夕、重阳等传统节日老幼同乐的互动,从小在孩子心中种下孝亲敬老的种子。

儿童友好不只是一种理念,而是逐渐成为翁垟全域的温暖底色。翁垟通过“网格+妇联”,开展科普阅读、亲子互动、手工制作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关爱特殊困境儿童,并开展幸福家庭、和美庭院等评选活动,拉满全域“幸福值”,将儿童友好渗透到家园的每一个角落、服务的每一个细节中,并将这一理念转化为触手可及的幸福图景。

https://www.yqcn.com/system/2024/12/10/01516752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