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你和我”到“我们”——湖北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侧记

来源: 新华社   发布时间:2024.01.24

“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湖北把“各民族美好生活与幸福家园共同缔造”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找准各族群众共同关心的“最大公约数”,激发内生动力,从村头巷尾、门前屋后大事小事做起,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推动各族群众共建美好家园,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察民情,找准“最大公约数”

湖北是多民族省份,少数民族人口呈现出大分散、小聚居分布格局。基层治理涉及各族群众切身利益,只有摸清基层实际情况,转变“大包大揽建设”思想,让群众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才能共同缔造美好家园。

恩施市芭蕉侗族乡兰香小院是一处侗族聚居村落,居住着汉族、土家族、苗族等多个民族。通过座谈交流、村组夜话、屋场会等多种形式,收集民意需求,形成问题清单。经分类梳理,提交群众会表决通过,累计收集意见48条,通过院落理事会商讨23条被纳入共建项目,形成项目清单及时解决。

找准各民族群众的“普遍关切”和“急难愁盼”,才能调动起大伙儿共同缔造的行动热情。

走进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渔洋关镇大房坪社区麻溪冲小区,绿树成荫,草坪连片,流水潺潺……此前,由于无人管护,树林中垃圾遍地、杂草丛生,居民反映强烈。社区为此发动群众参与“认领一棵树,共护幸福林”活动。县委领导实地调研并支持决策,过去脏乱差的麻溪冲“无人理小区”变成了“最幸福小区”。

基层治理场景纷繁复杂,只有找准问题“症结”,才能驱动基层治理“乘风破浪”。

12公里的向家河静静地流过宣恩县万寨乡的向家村、长堰沟、芷药坪、石心河4个村。2023年4月,万寨乡成立了宣恩县第一个联村党组织——向家联村党委。从自然条件、产业基础、人才配备等实际出发,联村党委以联村集体为股东,联合成立恩施州鑫联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除去企业日常开销、工人工资等成本,收益都归联村集体。

联村党委成立后,打破行政村边界,整治撂荒地480亩,流转4个村农户共1200亩土地,统一规划实施片区产业项目。目前,向家片区农耕研学、餐饮民宿、采摘体验、观光露营、水产养殖、现代农业六大功能分区已初步形成。

聚民意,让群众唱主角

把群众需求作为共同缔造前提基础,坚持让群众唱主角,才能充分发挥群众创造力,共创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共确定9个共同缔造试点村(社区),通过制度建设为共同缔造提供坚强保障。

共同缔造活动开展以来,来凤县组织县领导驻点联系,从乡贤中选优充实村“两委”班子,并纵向健全“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村民自治组织”四级组织架构。

截至目前,全县共成立党小组58个,党员中心组192个。其中,来凤县精神堡社区组建6支“张富清先锋队”,借助来凤“金太阳”、爱心妈妈协会等社会组织作用,开展义务巡逻、爱心义剪、便民服务等各类活动,服务居民3000余人次。

从干部说话到群众当家唱主角,共治平台拉近党员干部和居民群众的距离,让基层治理在“共同缔造”中逐步将“你和我”变成“我们”。

鹤峰县石龙洞村过去因地质条件、交通短板,村民吃旅游饭吃不饱、吃农业饭吃不好。湖北省民宗委工作队进驻后,与村“两委”一边积极争取财政资金落地推进交通建设,一边谋划用好帮扶资金弥补交通短板,同时还引导乡贤支持加强人居环境微改造,努力把交通条件改善与人居环境整治、共同体建设系统推进。越来越多村民回村发展,越来越多游客来村休闲。

惠民生,携手和谐家园

“共同缔造”以城乡社区为基本单元,围绕群众切身利益、最关心的事,致力改善群众身边、房前屋后人居环境的实事。

宣恩县晓关侗族乡桐子营村结合“村庄清洁日”活动,对公路水沟清理整治,增设垃圾收集箱,调整垃圾收集点,对组级庭院进行花草美化。党员带头示范,带动群众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有力出力,带领村民“自觉自愿自发”修葺房前屋后地带。

在荆州市新风社区,居住着来自贵州、青海、新疆、西藏、内蒙古等省区群众。社区以锦绣华庭小区为试点,打造“红色议事厅”、选举“小区微管家”。加装电动车停车棚、整治小区内墙面广告、清扫草地垃圾……老旧小区中见怪不怪、熟视无睹的“常见病”,一个个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逐一被解决。

来凤县绿水镇老寨村大力倡导乡风文明,积极开展“最美”“平安”系列评选活动,让崇善向美成为群众共同追求。通过开展“四点半课堂”“童伴之家”“小手拉大手”等活动,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头顶同一片天空,脚踏同一方土地。荆楚大地56个民族始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定能共创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