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 特色引领,绿色前行

来源: 经济网-中国经济周刊   编辑:徐豪   审编:易申合  发布时间:2024.11.01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张燕 | 云南报道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这是党中央对云南的殷殷期盼,也是云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

特色优势产业蓬勃发展,民族团结建设和谐边疆,生物多样性保护走在全国前列……近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赴云南多地采访调研,看云南如何乘着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东风,持续壮大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为谱写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新篇章贡献云南力量。

石林大型地面集中式光伏电站

特色产业蓬勃发展,转型升级步伐稳健

推动西部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产业是支撑。近年来,云南加快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文旅产业、新能源产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将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不断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

绿色能源乘势发展,工业“新三样”快速增长

水风光能资源丰富的云南,能源产业已发展为第一支柱产业,绿色低碳成为当地能源结构的突出优势。

截至2024年9月底,全省水电装机由3499万千瓦(2012年底)提升至8325万千瓦,占全省总装机57%,装机规模居全国第二位。全球排名前10的水电站,4座在云南。全省光伏、风电发电装机规模由153万千瓦(2012年底)提升至目前的4757万千瓦(光伏3147万千瓦,风电1610万千瓦),增长31倍多,光伏、风电装机均超过火电,成为全省第二、第三大电源。新能源已成为全省增量电源“主力军”。

绿电赋能下,云南工业的“新三样”——绿色铝、硅光伏、新能源电池产业优势凸显。2023年“新三样”产值达2610亿元,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速的贡献率达54.2%。今年前8个月,云南硅光伏、绿色铝、新能源电池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17.6%、15.6%,对工业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由云南能投集团投资建设运营的云南昆明石林光伏发电项目占地2100亩,装机规模达66兆瓦,总投资7.9亿元,自2010年一期工程竣工以来,年均发电量超过8000万千瓦时,有效减排温室气体约8万吨,为云南的绿色“亮生活”贡献了重要力量。

石林云电投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元泽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道,除了常见的地面光伏支架,石林光伏项目建设了包括办公楼、宿舍等在内的建筑光伏系统,还创新性地打造了光伏幕墙、光伏走廊、光伏养殖房等多元化应用场景。这些建筑光伏设施不仅美观实用,更在节能减排方面展现出显著成效。

云南多山,“登高临风”使得这里风能资源丰富。尤其是冬春枯水季,风电能够为水电提供补充,保证电网稳定。位于曲靖市马龙区西南侧的诸葛南山风电场至今已累计发电约20.34亿万千瓦时,年平均发电量约2.2亿万千瓦时。

云南能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事业部总经理柳顺荣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诸葛南山风电场在建造之初就同步开始了周边自然生态景观的恢复工作,在植被恢复建设工程上总投资1854.97万元,恢复面积达 23.8万平方米。风电场如今已成为周边游客打卡露营的好去处。

1993年至今,云南“西电东送”已31年,累计送电量已突破1.7万亿千瓦时,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东西部协调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发挥了积极作用。

普洱市思茅区的台地茶茶园《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张燕I摄

北归咖啡庄园《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张燕I摄

做强做优高原特色农业,赏云花饮云茶品

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KIFA)的拍卖交易大厅里,900个交易席位座无虚席。正在准备上拍的拍卖师王俊颖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这里每天上市117类、1700多个品种的鲜花,日均成交量高达600万枝。

晋宁区云南云天化花匠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花卉产业示范园中,几十万枝玫瑰正在被培育、采摘、处理并打包发向全国。云天化花匠铺生产部部长助理莫淑帝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称,示范园占地1500亩,集育苗、智能温室大棚、水肥一体化、无土绿色栽培、全程数字化管理系统,以及鲜切花采后处理、预冷储藏等于一体。智能化设施系统以及全自动化无土栽培技术,不仅提高了种植鲜切花品质,而且减少了大量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造成的环境污染。目前,云天化花匠铺的鲜切花日产量可达50万枝,年产值达2亿元以上,实现了全年稳定供花。

云南是全球适宜花卉生产的地区之一,可以实现全品类生产、全年不断供应和“一站式”采购。历经多年发展,云花产业形成了完备的全产业链体系,综合实力全国领先,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2023年,全省花卉种植面积195万亩,其中鲜切花种植面积35万亩,鲜切花产量189.7亿枝,全产业链产值超1200亿元,鲜切花产量位居全国第一。

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不仅让鲜花在云南怒放,也让这里孕育出了两种世界级饮品——茶叶与咖啡。

初冬,普洱市思茅区南屏镇南岛河的咖啡果正迎来成熟的季节。离咖啡种植基地不远处的北归咖啡庄园里,游客正在体验咖啡豆从烘焙、磨粉到手冲的全过程,品味不同种类的咖啡。

近年来,随着咖啡种植产业不断发展,融合了咖啡种植、加工和旅游的咖啡庄园在当地慢慢火热起来。咖啡产业成为普洱市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群众增收和文旅融合的一张亮丽名片。

“美丽星村 有风咖谷”总经理代晓燕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刚刚过去的国庆节,这里日均接待人次在1000左右。游客不仅能感受当地的咖啡文化,还可以体验云南民族特色的绝版木刻和佤族织锦,为白沙坡村带来客流、增加人气的同时,带动餐饮、住宿等旅游相关产业发展。

10月底不仅是咖啡成熟的季节,普洱茶同样迎来了秋茶采摘期。位于普洱市南郊的银生茶庄园里,连绵起伏的茶山上,层层叠叠的茶树延伸出无垠翠色。银生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侯建荣告诉记者,通过开展茶旅融合,茶庄的游客大多转化为茶叶的消费者。如今,企业过半的销售都依靠茶庄的“回头客”。

咖啡和茶叶已经成为普洱市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群众增收和文旅融合的一张亮丽名片。今年上半年,普洱市茶叶面积稳定在221万亩(含栽培型古茶园19万亩),毛茶产量7.47万吨,同比增长5.65%;咖啡面积稳定在67.9万亩,生豆产量5.80万吨,同比增长26.44%。

如今的云南,茶叶、花卉、坚果、咖啡、天然橡胶、野生食用菌等种植规模和产量居全国前列,产业化水平逐年提高。茶叶、花卉、蔬菜等8个产业的全产业链产值均突破1200亿元,云茶、云菌、云咖、云花等云品已经成为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的代表。

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中国经济周刊》首席摄影记者肖翊I摄

鲜花分级展示机《中国经济周刊》首席摄影记者肖翊I摄

扛牢生态保护重任,绿色发展底色日益鲜明

多样但脆弱,是云南生态环境的特点。作为国家西南生态安全第一道屏障,云南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对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举足轻重。

“昆明池水三百里,汀花海藻十洲连。”位于昆明市的滇池湖面面积309平方公里,有“高原明珠”的美称。

过去,由于对滇池周边开发缺乏统一规划,加上污水排放,滇池一度污染严重,水质下降、蓝藻暴发、水葫芦疯长。近年来,云南省昆明市采取控源截污、精准防控、科学补水等措施,并持续修复湖滨生态,在滇池“绿色之肾”湖滨生态带的守护下,湖清岸绿的美好图景正一步步变成现实。

守护在滇池边30年的“巾帼打捞队”队长李云丽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10多年前,滇池水还是绿油油的,水面像覆盖了一层油漆,有些区域还散发出臭味。那个时候水葫芦、青苔和塑料垃圾很多,每天要打捞两三吨。现在滇池沿岸修复了许多湿地,湖水变清了,垃圾也少了。

近年来,为使滇池逐步恢复湖泊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昆明市积极推进滇池湖滨生态恢复与建设工程,完成了草海片区新河、王家堆等地块湿地建设,开展了捞渔河、斗南、海东、宝丰、星海、海洪等湿地提升工作。滇池湖滨初步构建起一个闭合的湖滨生态带,成为滇池保护治理的特色和亮点。

目前,滇池沿岸已建成湖滨生态带6.29万亩,形成平均宽度200米、植被覆盖率达81%的湖滨闭合生态带,每年可吸收水体中总氮1324吨、总磷74吨。同时,湖滨生态带的植物已从2007年的232种增至目前的303种,鸟类从89种增至175种,滇池鱼类恢复至26种,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

如今,滇池绿水青山的“高颜值”,已经转变为金山银山的“高价值”。为了将一批叫得响、立得住、有特色的美丽乡村串成环滇池的一条美丽“珍珠链”,昆明全面梳理沿岸183个重点乡村的资源禀赋,将46个具有重要历史文化、地理民俗价值的村庄作为重点改造提升对象,形成“一村一特色”“一村一主题”的发展模式。通过不同主题进行有机串联,构建形成布局合理、类型多样、功能完善、特色突出的环滇池乡村生态旅游圈。

紧邻滇池、三面环水的牛恋小渔村

昆明晋宁区上蒜镇牛恋小渔村正是这串珠链上的一颗亮丽明珠。这里紧邻滇池、三面环水,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减少滇池面源污染,牛恋小渔村退出低端大棚农田近210亩,腾退荒滩、河床、坝塘等公共面积超2000平方米,还实施了村庄人居环境提升、雨污分流等工程,成功入选2023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在牛恋小渔村,“生态优势”逐渐转化为“发展动能”和“民生福祉”。为开展旅游,村集体引入云南一家文化旅游公司联合成立合资平台公司,公开招聘了“乡村CEO”来管理。2023年,小渔村实现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2万元,群众收入保持稳定。小渔村“乡村CEO”徐曦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随着下一步更多旅游业态开发出来,牛恋小渔村有望吸引来更多游客,进一步提高全体村民收入。

同样毗邻滇池水域的昆明市西山区,森林覆盖率达到52.88%,享有“半城山水半城湖、半城春色半城梦”的美誉。近年来,西山区委、区政府依托“山水相依、景城一体”独特自然资源禀赋,强化产城人文融合。2023年,西山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37.88亿元,同比增长49.19%;累计接待游客4245.11万人次,同比增长32.99%。

滇池治理是云南生态环境保护的一个缩影。2023年,云南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连续7年超过98%。高原湖泊水质总体向好,六大水系出境跨界断面水质稳定保持100%达标。亚洲象、华盖木等珍稀濒危动植物种群数量增长、分布区增加扩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如今的云岭大地上,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生态画卷正在不断铺展。

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兴边富民共进步

云南与越南、老挝、缅甸三国接壤,与泰国、柬埔寨通过澜沧江湄公河相连,是我国陆路面向南亚东南亚对外开放较为便捷的省份。

2022年1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云南加快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意见》,为云南完善推进辐射中心建设提供了重要政策支撑。

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动车组澜沧号《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张燕I摄

拥抱共建“一带一路”新机遇,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

在中老铁路磨憨站,一列满载新鲜蔬菜、应季水果等货物的冷链国际列车正在等待接受海关检验。据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公司普洱车务段磨憨站国际联运交接所所长赵猛介绍,今年9月,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累计运输货物量已正式突破1000万吨大关。

“云南经过多年发展,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能源、通信等互联的基本布局日益完善,中老铁路‘黄金通道’效应持续释放,中缅新通道海公铁联运实现集装箱运输零的突破,国际大通道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云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云南区位优势和前沿地位突出,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持续向好,多层次对外开放体系不断完善。如今,云南省口岸开放数量达28个,形成了集水陆空管网于一体、独具特色的开放格局。

在磨憨镇,正在建设中的国际产业合作中心和南坡国际产业示范园,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建筑架构已见雏形。已经在当地从事边境贸易超过20年的陈艳芳告诉记者,自2022年磨憨镇被昆明市托管共建国际口岸城市以来,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的发展按下“快进键”,磨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整个镇子就只有一条路,路上排满了通向口岸的货车,镇子里到处都是灰尘。现在路拓宽了,医院、学校的条件也都提升了,基础建设条件变好了,来这里从事边境贸易的公司越来越多。”陈艳芳说。

磨憨口岸与老挝口岸对接,是中老两国唯一的国家级一类口岸。在公路口岸附近,新的提升改造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磨憨口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的公路口岸于2009年建成启用,货运通道卡口为一进一出双向两车道,设计年通行能力为60万吨。2024年1—8月,公路口岸进出口总量已经超300万吨,出入境车辆总数达24万辆次,近3年来,口岸通关量已经达到设计通行能力的近7倍。

在公路口岸附近,等待过关进入老挝境内的货车已经排成长龙。不远处已经初步完成建设并部分投入使用的磨憨—磨丁合作区综合服务中心,大量货车往来不停。

在产业发展方面,磨憨正在成为边境地区新兴产业的中心。即将完工的国际产业合作中心坐落在中老国际跨境经济合作区(中方区域)。“随着更多政策的实施,预计会有更多的国际投资者来到这里。”云南磨憨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庆宇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从中老铁路到智慧口岸,从南博会到沪滇产业园,云南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中加快互联互通,辐射带动能力越来越强劲,逐渐成为对外开放的新前沿。

云南省商务厅提供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云南进出口贸易额保持高速增长,从1978年的1.04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的367.7亿美元,增长了352倍,贸易伙伴达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东盟长期保持云南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

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兴边富民成效显著

作为多民族聚居省份,多年来,云南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工作和各项工作的主线,创新实施“枝繁干壮”“幸福花开”“石榴红”等重点工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

“推窗见青山,凭栏听流水,古道蹄声响……”这是宁洱县那柯里村的生动写照。作为古普洱府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那柯里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古村落。资料显示,那柯里村民小组共有户籍人口72户298人,常住人口81户352人,村内居住着汉、哈尼、彝、傣、白、拉祜等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8.1%。在村里,多民族组成的家庭就有好几户。

曾几何时,这里是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经过多年发展,那柯里逐渐打响了以茶马古道文化、马帮文化、民族风情文化为特色的乡村生态休闲旅游品牌。2023年,那柯里共接待游客7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8亿元,群众收入增长至43000元。

如今的那柯里,仍然保存着一小部分茶马古道的遗址。作为曾经连接中原与西南、西北地区的重要商贸通道,茶马古道大多为窄险坎坷小道,马帮运输只能依靠骡马、牛驮运或人工挑背,十分艰难危险。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昆洛公路(国道213线)、弥宁公路(国道323线)、元磨高速公路等现代道路交通的建设,茶马古道从窄险坎坷小道渐渐变为平坦宽敞的发展大道。绿美高速公路的建设,更为那柯里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多年来,云南省把民族地区作为交通建设的重点,发挥交通“先行官”作用,推动大理至临沧铁路、保(山)泸(水)高速公路、中老铁路等一批期盼多年、奠基长远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陆续开通运营,临沧市、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地区迎来发展新机遇,迈上发展新征程。

截至2023年底,云南省民族地区通航运营机场达到11个,6个民族自治州通高铁或动车,78个民族自治地方县全部通高等级公路,所有乡(镇)和行政村100%通硬化路、通邮、通4G/5G网络、通宽带网,8个民族自治州农村饮水集中供水率达到96.15%。随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发展短板持续补齐,民族地区发展势头强劲。“十四五”以来,云南省民族自治地方GDP年均增速5.15%。

交通畅通了,发展也要跟上。在深入实施兴边富民工程的基础上,云南在全省374个沿边行政村(社区)全面推开、纵深推进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

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磨憨镇尚冈村,200余幢古朴的傣族传统干栏式建筑整齐排列,村内道路干净整洁,家家户户都有一片精心打造的小花园。驻村工作队队员陈镇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通过农业技能培训、促进本地务工以及推进文农旅融合发展,村民的户均收入过去两年从15000元增长到23000元左右。

如今,全省374个沿边行政村(社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完善,特色产业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达到10万元以上,农民收入从11087元提升到20631元,全省边境村寨建设成为富边的样板、睦边的示范、守边的屏障。

https://www.ceweekly.cn/cewsel/2024/1030/459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