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症施策,分类消化;下沉街办,现场化解;延伸服务,形成“温度+速度+态度”政务服务新常态……为集中解决一批群众身边具体实事“整治不动产‘登记难’”问题,今年9月以来,太原市开展了一系列清零行动“回头看”,化解不动产“登记难”问题,并取得显著成效。
连日来,山西晚报记者走进社区、太原市为民服务中心,详细了解清零行动“回头看”的开展情况。
对症施策,分类消化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纪委监委“落实中央纪委国家监委15件群众身边具体实事”工作部署,切实做好太原市“整治不动产‘登记难’问题”工作,省自然资源厅和省纪委监委驻省自然资源厅纪检监察组联合组建专项监督指导组,对太原市重点督导,将太原市的任务确定为对清零行动结果再盘点、对存量登记难题再攻坚。
连日来,在省自然资源厅的指导下,太原市按照“登记发证一批、移交移送一批、销号管理一批”要求,采取多项举措,对症施策,分类消化不动产“登记难”问题。
太原市明确,对具备条件可以办理转移登记套房,宣传不动产登记“同城通办”“带押过户”“交房即交证”等惠民举措和政策,督促建设单位配合购房人到不动产登记部门完成登记发证。
对因建设单位自身原因不配合或影响办理转移登记的房屋,太原市组织多部门,对失信企业集体约谈,限开发企业在规定期限内配合购房人办理转移登记,逾期仍不配合的失信企业,实施联合惩戒。同时,太原市各城区政府组织购房人向辖区人民法院提出诉讼,不动产登记部门在收到法院判决(裁决)和协助执行相关法律文书后,3日内完成登记发证。
对于企业挪用税费的房屋,各城区政府敦促开发企业补交税费,逾期不配合办理的,组织动员购房人先行缴纳相关税费、办理不动产登记,同时收集相关证据,将案件线索移交辖区公安部门侦办,公安部门通过冻结账户、保全资产、拘留等刑事手段追偿被挪用资金。
此外,对由于个人原因不申请办理转移登记的房屋,各城区通过上门问询、张贴公告、电话催告等方式进行动员。仍不愿意办理的个人,各城区在“一户一档”中予以详细记录,纳入“销号管理”。
下沉街办,现场化解难题
9月中旬,太原市万柏林区兴华街道漪汾苑小区,一场别开生面的不动产专题推进会拉开帷幕。来自太原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万柏林区自然资源局等相关工作人员和街办、产权单位人员及居民代表一起参加了推进会。
原来,太原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日前接到漪汾苑小区购房人投诉反映该小区办证问题。为全力化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该局领导带领相关科室人员下沉基层、多元解纷、政策宣讲等方面靠前服务,彻底解决小区“登记难”问题。
推进会上,产权单位介绍了小区未办证的原因、存在困难及目前办理进度。参会人员详细解答了群众提出的问题,并针对具体原因提出解决思路,为产权单位启动办证程序提供了意见和建议,解决了工作推进过程中的难点、堵点。
“这样的推进会真接地气,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希望能早日拿到不动产权证书。”会后,居民代表纷纷为相关部门各司其职、互相配合的工作态度点赞。
除此之外,太原市小店区也积极推进不动产登记工作,召开不动产登记专题推进座谈会,坞城、营盘、北营、平阳等街办分管不动产登记工作负责人悉数到场。为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大家总结梳理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共同探讨解决方案,提升服务质量。
与此同时,太原市整治“登记难”问题专班将本级及各县(市、区)《监督投诉方式和联系人名单》向社会公布,建立了投诉举报台账和限期办理反馈机制。下一步,针对“清零行动”存量未完成转移登记的房屋,太原市将“应办尽办、愿办尽办”作为目标,采取“一户一档”、落实责任主体等措施,指派专人包联城六区,不断加强督导和跟踪服务。
延伸服务,形成政务服务新常态
“我7点20分过来,花了半个小时左右就办理完业务。办理过程中,工作人员业务熟练,态度也特别好,感觉特别棒。能在周六的早晨办理业务,为民服务中心‘为民很到位’,点赞!”9月28日,正值周末,刚办理完过户业务的张先生高兴地说。
太原市开展清零行动“回头看”以来,太原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延伸服务,在提供“中午不断档”“周末不打烊”“节假日不停办”服务基础上,增设极限工作专窗,做到早7点半即开始收办件,当日排号当日受理。
在太原市为民服务中心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全省通办”“跨省通办窗口”,设立“互联网+不动产登记”自助办事大厅,推行“疑难问题现场解答、应急事件现场处置、矛盾纠纷现场化解”工作模式,服务质量明显提升。
此外,太原市通过设立城区分理点、金融机构延伸点、银行服务点、公证处联办点,有效推动了不动产登记高频业务企业群众就近“一站办结”,形成了“温度+速度+态度”的政务服务新常态。
今后,太原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将继续挑选条件成熟的网点布设自助服务设备、设立“互联网+不动产登记”自助办事专区,实现查询等简单事项免排队、免叫号、即来即办,不断提高预告预抵押智能审核业务量,实现无人工干预、全自动审核。(记者 薛建英)
http://www.sx.xinhuanet.com/20241011/12f89b4f96a84a149a09109e1693e0e5/c.html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网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的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生活”的所有作品,均为新华生活网站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新华生活网站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我们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