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南平10月8日电(傅歆茹 苏永健 周燕兰)乡村振兴战略庭院经济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巨大的潜力,正悄然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祖墩乡坑口村,这里的村民们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变大山资产为自家资源,积极探索“大山式”庭院经济模式,为增收致富开辟了新路径。
当地“一斤笋咸三斤肉,宁可无肉不可无笋”的话语广为流传,足以体现村民们对笋咸的喜爱。眼下已经过了农忙时节,得空的村民真义平,赶忙包装起自家的笋咸,为合作社备足货源。
“今年是第一年制作笋咸,量会少一点。如果明年市场需求多,就会多做一些。”笋咸加工示范户真义平说道。
像这样的笋咸,按照合作社要求规范生产,真义平在家就可制作而成,合作社再统一收购,他就不用担心销售问题了。在村里这样的笋咸加工户还有12户,今年以来,坑口村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以庭院为载体,选定“笋咸”作为庭院经济发展项目。
“我们这边有3000多亩的竹山,然后每家每户都种植竹林,我们在采收竹笋时,高峰期的价格可以达到几毛钱一斤或者是一块钱一斤,如果加工成笋咸的话,合作社收购是可以达到10元一斤的,这样就可以带动更多村民。”祖墩乡坑口村书记陈尚煜介绍道。
将大山资源转化为庭院经济,如果说笋咸是农民自给自足的农产品,那种植五指毛桃就是自给自足的延伸和对庭院经济的探索。在坑口村古油自然村水源岭50多亩五指毛桃棵棵挺拔,长势较好。
村民展示种植的五指毛桃。松溪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像这个五指毛桃根可以作为药材使用,可以发往其他地方。”县耕耘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波说道。李波在外有着自己的建材生意,恋乡的他,回村发展了合作社,通过试种五指毛桃,带动村民就业,在试种成功之后将在村民闲庭、屋后推广种植。
庭院小而散,要形成庭院经济,组织引导和技术支持必不可少。坑口村采用“村集体+专业合作社+农户+企业”模式,从种植、生产上严格把关,最后由企业负责产品销售,有效地解决了产品销售难的问题。
村民制作咸笋。松溪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如今,参与庭院笋咸加工的农户预计户均实现年增收3000元以上,五指毛桃预计净利润达到每亩年收入1500元左右。
“下一步,我们打算延伸产业链,对五指毛桃采用深加工,烘干包装之类的方式。然后就扩大种植,对有意向的本村农户或者周边村农户,我们都会给予对接和帮助合作。”陈尚煜表示。(完)
http://www.fj.chinanews.com.cn/news/2024/2024-10-08/554957.html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网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的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生活”的所有作品,均为新华生活网站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新华生活网站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我们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