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家庭教育中的“隐形爸爸”归位

来源: 襄阳晚报   编辑:马超   审编:易申合  发布时间:2024.09.25

□全媒体记者王世翠 通讯员刘行舟 文/摄

前不久,有关“学校点名爸爸来开家长会”的话题冲上热搜,引发社会对“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履职’”的讨论。“父亲育儿”的话题成为热议焦点。

如何让父亲更好地参与家庭教育?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现象

爸爸普遍“缺席”

“接送孩子上学的,大多是妈妈,或者爷爷奶奶,爸爸比较少。”新学期伊始,襄阳市第四十六中学迎来了百余名小学一年级新生。老师们发现,在新生报名当天,基本上是父母一起把孩子送进教室的,可从第二天开始,不仅送孩子上学的家长中爸爸的占比明显下降,而且日常在班级群里回复消息的爸爸也是寥寥无几。在新生家长会上,到场的爸爸不到10%。

该校刚带完小学毕业班的郭梦露老师介绍说,在孩子的教育中,爸爸的参与度普遍比妈妈低。六年小学下来,很多爸爸在班级群里很少“冒泡”,家长会基本不到。家长会几乎变成了“妈妈会”,很多爸爸变成了“潜水员”。

不少妈妈也反映,指望爸爸带娃不太现实。孩子的爸爸不是在工作就是在应酬,就算在家也是在玩手机,很少管孩子。

“隐形爸爸”并不是个别现象。2020年,由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开展的第四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家庭中父母双方共同照料孩子的只占7.5%,共同承担教育活动的仅11.7%。0-17岁孩子的日常生活照料、作业辅导和接送主要由母亲负责的比例分别为76.1%、67.5%和63.6%,她们不仅要照料孩子的饮食起居,还承担了大部分家庭教育职责:入园择校、兴趣班选择、习惯养成、亲子阅读、日常学习、未来规划等。

分析

爸爸为何会“隐形”

教育孩子,本是父母共同的责任。父亲为何会“隐形”呢?

对此,一些爸爸表示“工作忙”。但在调查中,记者也了解到,一些父亲并不是抽不出时间陪伴孩子,而是缺乏主动陪伴的意识和对“教子之道”的了解。即便有时间和孩子在一起,一些爸爸也只是低品质地“陪着”,而非陪伴,有的即便在孩子身边仍然心系手机。

“爸爸带娃,主打一个随心所欲”“一个看平板、一个玩手机,自娱自乐,互不打扰”“指望不上,他带娃就是看手机、玩游戏,不仅不能对孩子起到正面作用,反而给孩子树立了不好的榜样,我索性不让他带”……对爸爸带娃,许多妈妈“吐槽”不断。

“父亲育儿成了孩子的‘奢侈品’,有多方面的原因。除了‘男主外女主内’之类的传统思想影响之外,部分父亲心存依赖思想、责任感不强、在认识和理念上出现偏差,或许是变身‘潜水员’的主要原因。”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襄阳市第四十六中学校长宋世强说。

“其实这样是不可取的。”宋世强表示,父亲普遍在运动、动手能力、人际沟通等方面有优势。而且,母亲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时比较情绪化,需要爸爸充当“情绪稳定剂”的角色。

观点

育儿需做足功课

在今年开学的第一次班会上,襄阳市第四十六中学一(2)班的王敏老师和学生家长探讨了“父母共同育儿”的问题。

一开始,王敏做了一个测试,让爸爸妈妈们在纸上分别写下孩子喜欢的颜色、食物、玩具、衣服和鞋子尺码等信息,然后交给孩子来判断是否正确。测试后,王敏发现妈妈们大多能回答正确,而来参加活动的为数不多的爸爸们,大多却答不上来。一些爸爸表示,自己忙于工作,参与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确实不多。

那么,怎样才能让爸爸更好地参与孩子的教育和生活呢?

在经验分享环节,王敏挑选了两位回答问题较好的爸爸,就如何育儿进行交流。

元元(化名)的爸爸说,在孩子妈妈的建议下,他们夫妻俩在教育孩子方面会提前做好分工,发挥各自特长。爸爸更多地承担户外活动和动手能力方面的培养,妈妈则负责孩子的饮食起居和课业辅导。遇到确实很忙的时候,他们还会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跟孩子沟通,不管采用什么方式,他们每天都会和孩子互动。

曦曦(化名)的爸爸说,他的“小妙招”是不放弃任何与孩子互动的机会。他会把与孩子一起做家务变成亲子活动,这样不仅能陪伴孩子、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而且能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不易……

让爸爸更好地参与育儿,不仅需要爸爸努力,也需要妈妈配合。王敏表示,孩子智力发展水平的高低,跟与爸爸接触的密切程度息息相关。父亲处于“边缘化”状态,会导致性别角色的树立、男性力量的影响等都得不到落实,将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只有父母、孩子形成了稳定的关系,才有利于孩子人格的发展。王敏建议各位爸爸,不仅要“回家吃饭”,更要“回家陪娃”,千万不要淡出家庭教育、退出孩子的生活圈。她也建议妈妈们,不要大包大揽,要引导、鼓励孩子的爸爸参与育儿。

“其实,入学的不仅是孩子,爸爸妈妈们也将头一回以‘学生家长’的身份上一遍学。因此,‘新手家长’不要一味‘吐槽’带娃不易,还需做足功课。”宋世强说,一个健康的原生态家庭,一定是爸爸不缺位、妈妈不错位。不缺席的父爱才是最好的“富养”——在“陪伴”与“示范”方面“富养”孩子,在勇气与责任方面锻炼孩子。这就对家长们提出了“不断学习先进教育理念、和孩子共同进步”的要求。

https://www.hj.cn/content/2024-09/25/content_7253413.html

《襄阳晚报》(2024年9月25日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