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道曾倡导建立博士后制度 诺奖得主的教育与科研遗产

来源: 第一财经   编辑:马超   审编:王者  发布时间:2024.08.06

著名华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先生于5日逝世,享年98岁。他出生于上海,祖籍江苏苏州,是哥伦比亚大学全校级教授,以其在宇称不守恒、李模型、相对论性重离子碰撞及非拓扑孤立子场论等领域的杰出贡献享誉国际。

李政道曾倡导建立博士后制度

李政道曾倡导建立博士后制度

李政道的科学生涯璀璨夺目,尤其在粒子物理理论、原子核理论及统计物理方面成就斐然。1954年,他提出的“李模型”对量子场论发展至关重要。与杨振宁合作,二人于1956年揭示了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不守恒现象,这一发现次年获实验证实,为他们赢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和爱因斯坦科学奖。李政道在高能物理学、量子场论及统计力学等多个领域同样留下了深刻印记,他的工作对核物理和天体物理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于1994年成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李政道不仅是卓越的科学家,还是一位富有远见的战略教育家。他倡导创立少年班,促进基础科学人才的培养,并发起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研究生项目(CUSPEA),该项目为大量中国学生开启了赴美深造的大门。他还推动了“䇹政学者”计划,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以及科艺基金和自然科学基金的设立,促进了科学与艺术的跨界融合及国内科研评价体系的发展。

CUSPEA项目是李政道对中国科教事业发展的一大贡献,始于1979年,旨在选拔中国优秀学生赴美攻读研究生,得到了多方支持。李政道亲力亲为,不仅说服美国高校接纳中国学生,还设计了专门的招生体系,这一独特模式在美国教育史上前所未有。此外,他还在80年代参与推动了中国博士后制度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的建立,为国家的基础研究和创新能力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晚年,李政道倡议在上海建立世界级的科学研究机构,专注于物理与天文的最前沿探索,旨在连接宇宙宏观与微观的奥秘。2016年,李政道研究所在上海交通大学成立,历经数年,已发展成为涵盖天文与天体物理、粒子与核物理、凝聚态物理三大方向的研究中心,并吸引了国内外顶尖学者加盟。

现任所长张杰院士回忆起与李政道的交往,深受其远见卓识和人格魅力的影响。在李政道的指引下,张杰致力于将研究所建设成为世界级的科研高地,期望在未来形成具有影响力的“上海学派”,并在基础科学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2035年成为世界一流研究所的愿景。

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40806/46982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