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机驰骋全市金色麦田,新农人“一站式”服务助农增收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夏收展身手
午收已经落下帷幕,回看小麦从收到卖的过程,农户种粮越来越省心省力,这背后得益于种植合作社、农机合作社的助力。近日,记者走进我市3家农业合作社,聆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夏收的故事,感受农业合作社在夏收中的新力量。
宋来宝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收割机正在收小麦。
“金戈铁马”入田 小麦“颗粒归仓”
“俺今年种了186亩小麦,都是宋来宝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收割的,收得又好又快,可以说是颗粒归仓。”涡阳县店集镇洪光村村民韩峰,对今年的小麦收获很满意。
宋来宝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宋来宝从事专业种植多年,深知农业新机具对粮食生产的重要性,他的合作社现有种肥一体机、无人机、浇灌机、收割机等农业机械装备近30台,早已实现“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
宋来宝非常清楚机损率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每年夏收期间,他从外地调用收割机时,都会选择新型机械。“今年用的这种纵轴流收割机是目前市场上最火的一款新型收割机,我们合作社去年才买的。”宋来宝告诉记者,纵轴流收割机最大的好处是机损率低,与以前的横轴流收割机相比,机损率可以再降10%—15%。
“降低机损就等于增产。”宋来宝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亩地减少10斤损失,就等于多收10斤粮食。他今年种有3000亩小麦,就可以增产3万斤粮食。
收割机性能的演变,让宋来宝感慨颇深:“过去收割机比较少,每到夏收大家都在抢,需要连天加夜地收。而且老式收割机没有空调,高温时段驾驶室内温度在45摄氏度以上,那滋味真不好受。”如今,坐在收割机里就等于坐在空调屋里,加装辅助驾驶的收割机甚至可以解放双手,让机子自动收割,驾驶员成了“配角”。
在新机具的助力下,宋来宝今年种植的小麦,平均亩产700公斤左右,比去年亩均增收约50公斤。
农机助力,种粮省力。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今年“三夏”期间,全市投入各类机具10万台(套),其中小麦收割机2.2万余台,大型拖拉机2.3万台,其他配套机具5.5万余台(套),小麦机收率稳定在99.8%以上。
秸秆变废为宝 生态环境改善
炎炎夏日,走进位于利辛县城北镇侯寨村的安徽闽航牧业有限公司牛舍,几十头膘肥体壮的黄牛正吃着饲料,不时发出欢快的“哞哞”叫声。
这些黄牛吃的饲料主要原料是小麦秸秆,其中一部分秸秆来自位于利辛县孙庙乡高堂村的利辛县永攀农机专业合作社。记者在这家合作社看到,偌大的钢结构厂棚内,堆积着大量的小麦秸秆,一台大型揉丝打包一体机正在作业。
合作社负责人侯标告诉记者,他从事秸秆收储很多年了,今年午季,他和其他3家合作社负责孙庙乡、中疃镇部分村的小麦秸秆收储,收了20多万亩约4万吨秸秆。“秸秆放在田里污染环境还影响农作物种植,我们收储起来,帮村民解决了麻烦事。”侯标说。
“午收期间,我们的打捆机到田里打捆,附近村民把打好捆的秸秆送到合作社里来,我们按捆即时结算费用。”侯标告诉记者,今年午季有上百名村民参与合作社的秸秆运送,平均每人增收1万多元。
侯标说,合作社收来的秸秆,刚开始直接卖给发电厂,产生的收益较低。一次,侯标到外地考察时,听说秸秆揉丝后用作饲料,价格更高。去年午收前,他投入30多万元,购买了一台大型揉丝打包一体机。
侯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秸秆揉丝成本每吨约160元,今年卖到养殖场每吨300多元,而卖到发电厂每吨只有200元,相比之下,秸秆揉丝产生的价值更高,收入也更多,“今年收来的秸秆,一半进行揉丝加工,然后卖给养牛场;另一半卖给发电厂、造纸厂、蘑菇种植基地,总体收益不错。”
永攀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历程,则是我市众多秸秆收储企业的缩影。
为促进秸秆离田、产业化利用,2020年,我市印发《亳州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奖补资金实施细则》,对秸秆标准化收储点(中心)项目、500吨以上的秸秆产业化利用企业、秸秆综合利用现代环保产业示范园区项目、秸秆博览会重点签约项目等进行奖补。截至目前,全市500吨以上的企业和生产经营主体已有410家,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4.7%,有力促进了农业生态环境改善。
小麦订单销售 夏粮增产增值
“俺今年种的500多亩小麦,全部卖给了聂红伟种植专业合作社,省心又省力。因为是订单小麦,价格比市场上还略高些。”谯城区大杨镇种粮大户丁传信喜滋滋地说。
丁传信所说的聂红伟种植专业合作社,位于大杨镇聂桥村。负责人聂红伟从小就与土地打交道,2010年7月流转土地成立合作社,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站式”社会化服务。近年来,他通过订单种植带动大杨及周边乡镇粮食种植业的发展,促进了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及农户的增产增收。
作为种地“老把式”,聂红伟对小麦有着很深的感情。“小麦从种到收大约需要240天,中间要遭受七灾八难,还要在土肥、灌溉、植保、机收等多个环节上下功夫。”聂红伟说,他把小麦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对待,渴了浇水,饿了施肥,病了打药。
在聂红伟的精心照料下,合作社及合作农户的小麦迎来了大丰收,与去年相比,亩均增收近50公斤。
聂红伟去年与古井集团签订了2万亩的“荃麦725”订单种植合同,为了帮助更多种粮农户增产增收,今年增加到了5万亩。除了自种的3000多亩外,其余的都交由3000多户农户种植,聂红伟负责提供技术、管理和收购等“一条龙”服务。
在聂红伟的万吨粮仓,8米多高的仓顶看起来非常“高大上”,农户送来的粮食都储存在这里。“由于签订了小麦订单回收合同,合作农户种植的小麦,今年以每斤高于市场价8分到1角钱的价格卖给合作社,合作社去除杂质存放三个月后,净粮卖给古井集团。”聂红伟说,这样既保证了农户的种植收益,也实现了夏粮增产增值。
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不断扩大种植面积,实现“种有定向,销有方向”,解决农户的后顾之忧,持续带动农户增产增收,为全省和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我市聚焦优质专用订单小麦生产,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带动小农户探索小麦“单种、单收、单储和专用”的产销加一体化模式。2024年全市共发展优质专用小麦面积630.9万亩,占小麦种植面积的95.1%,较上年增加0.8%。
(责任编辑:常艳敏)
http://www.bozhou.cn/p/308597.html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网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的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生活”的所有作品,均为新华生活网站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新华生活网站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我们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