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前,挑大梁”,山东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来源: 凤凰网山东   发布时间:2024.06.07

高品质生态环境正塑造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的美好未来。

时下正进入中高考时间,中高考是广大学子重要的人生时刻,涉及千家万户的幸福。

想人民之所想,关键时期,山东再次启动“绿色护考”行动。

多年来,秉持为广大考生提供安静学习、考试、休息环境的初心,山东持续组织开展“绿色护考”行动,并将“绿色护考”制度纳入全省首份噪声污染防治综合性文件。

6月6日,记者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临近中高考,山东继续开展“绿色护考”行动,累计发动志愿者8200余名,出动执法人员2万余人次,检查各类涉噪声企业、建筑工地等6100余家,发现并推动解决噪声问题569个。

在6月6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山东省生态环境厅总工程师徐本亮提到与往年相比,今年的“绿色护考”有两个突出特点——

首次省级部门联合部署“绿色护考”行动。5月下旬,省生态环境厅联合省公安厅、省教育厅等6个部门印发了《关于开展“绿色护考”行动的通知》,推动“绿色护考”工作进入省、市、县三级联防联控的新阶段,通过打造中高考重点宁静时段,凝聚噪声污染防治合力,以点带面推动形成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守护宁静的“大格局”。

首次开展“绿色护考”活动月。确定本次“绿色护考”行动从5月25日持续至6月25日,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噪声污染问题,开展工业、建筑施工、交通运输、社会生活4个领域噪声污染专项整治行动,着力解决噪声超标排放、持续扰民等违法行为。同时,针对重复性反复性的噪声投诉,山东实行噪声扰民问题督办,加快解决群众关心的噪声污染问题。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绿色护考”守护宁静是惠及万家的民生实事,也是山东打造高品质生态环境的一种努力。

并且,相比过去生态环境治理侧重对看得见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等治理,随着社会发展,对“看不见”的污染治理,例如噪音、辐射等,已刻不容缓,其同样也是生态环境治理的关键环节。

结合《2023年山东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侯翠荣提到2023年,山东全省城市昼间区域声环境质量平均等效声级值为53.8分贝,质量等级评价属于“较好”;全省昼间道路交通声环境平均等效声级值为66.1分贝,质量等级评价属于“好”;全省城市功能区声环境昼间监测总点次达标率为96.9%,夜间监测总点次达标率为89.6%。

前文提及的开展绿色护考行动,截至2023年,山东已累计发动志愿者8200余名,出动执法人员2万余人次,检查各类涉噪声企业、建筑工地等6100余家,发现并推动解决噪声问题569个。

这些数据、例子足以表明山东在噪音治理方面的成果。山东对“看不见”的生态环境治理也不止噪音治理,还加强了对辐射环境方面监测。

2023年,全省环境电离辐射水平保持稳定,未发生辐射事故,废旧放射源安全收贮率100%。海阳核电厂、石岛湾核电厂周边环境伽马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监测数据正常,周边海域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处于本底水平范围。电磁环境质量总体情况较好,各监测点位监测结果均与往年持平。

山东还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32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11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46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51个;省级生态文明强县20个。

良好生态环境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发展要实现的重要目标。

对致力于“走在前,挑大梁”的山东而言,过往的经验无不在印证着: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

这是航拍的日照市阳光海岸绿道,该绿道长28公里(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摄

这是航拍的日照市阳光海岸绿道,该绿道长28公里(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摄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来山东调研,考察了日照市阳光海岸绿道,察看了修复治理后的海岸线生态环境,并给予充分肯定。

其正是基于山东牢记殷殷嘱托,坚持陆海统筹、河海共治,美丽海洋建设取得的成效——2023年,山东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95.6%,为历史最好,并首次进入全国前三名。有4个海湾评选为国家美丽海湾优秀案例,数量全国第一。

在海洋生态不断向好的同时,山东海洋经济也“水涨船高”——2023年山东省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7万亿元,同比增速高于全国GDP增速1个百分点,对山东省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8%。

让人民群众在“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美丽海湾中畅享生态之美、生活之美正照进现实。

再比如,近年来,山东认真学习“千万工程”经验,以污水减量化、资源化利用为导向,不断深化治理,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美丽山东建设,助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档升级。

目前,山东全省已累计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行政村4万余个,治理后的村庄基本解决了污水横流、蚊蝇滋生等脏乱臭问题,农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持续增强。

面向未来,山东将继续做好生态环境这篇大文章,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两高”行业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抓住了“两高”行业,就抓住了碳排放的“牛鼻子”。作为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山东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两高”行业企业数量多,碳排放总量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任务十分艰巨。

为深入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山东先后出台了《山东省高耗能高排放建设项目碳排放减量替代办法(试行)》和《山东省“两高”建设项目碳排放指标收储调剂管理办法(试行)》,在全国率先出台了新上“两高”项目必须实行碳排放减量替代的政策,对淘汰和压减过剩产能等途径减少的碳排放量进行收储和调剂。

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侯翠荣表示,“近期,我们组织对碳排放减量替代政策实施情况进行了后评估,目前正在根据评估情况对《替代办法》进行修订。前期已广泛征求了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建议。接下来,我们将充分吸收各方意见,进一步优化‘两高’项目碳排放减量替代政策,助力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为实现美丽山东建设目标贡献力量”。

https://sd.ifeng.com/c/8aCHFHDbS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