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蒋君芳
5月7日,川观新闻记者从成都市发展改革委获悉,近日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2024年工作要点》(以下简称《2024年工作要点》)。
相较去年成都产业建圈强链发力打造的8个产业生态圈、28条重点产业链,此次印发的《2024年工作要点》显示,低空经济、氢能成为今年成都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新增打造的两条重点产业链。自此,成都产业建圈强链重点产业链累计达30条。
精准补齐关键零部件短板
瞄准打造西部低空经济中心
将低空经济纳入重点产业链,基于成都在这一领域有一定的产业基础。
在成都高新区,主打eVTOL(电动飞行汽车)载人飞行业务的沃飞长空在去年底完成一款适航技术验证机首飞;四川天府新区的大鹏无人机制造基地,每天都下线不同型号的工业无人机,基地投产以来年产能超3000架……
随着四川承担国家低空空域协同管理试点任务,在成都,工业无人机试飞业务正兴起,成为低空经济的一个代表业态。数据显示,成都工业无人机领域聚集了中航无人机、纵横股份、腾盾科技、傲视科技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110余家。
中欧中心
“新增低空经济作为重点产业链,有望成为成都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经济增长点的赛道机会。”长城战略咨询成渝总监徐光宜认为,低空经济属于未来产业,处在推动技术突破、产品创新、场景应用的“快车道”上,成都的企业和创新团队有机会在这三方面做引领、取得先发优势。
川观新闻记者了解到,此次印发的《2024年工作要点》,将主要瞄准打破低空经济产业链短板。“以工业无人机为例,成都本地企业进行上下游配套时,很多原材料集中在华东、华南地区。”成都市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透露,《2024年工作要点》指出,下一步成都将加大整机项目内培外引力度,精准补齐关键零部件短板,产业需求导向布局建设基础设施、公共平台、应用场景,加快打造西部低空经济中心。
打造“制储输用”全产业链
城市绿色低碳发展再添新动力
在去年印发的成都产业建圈强链优化调整方案中,绿色低碳产业生态圈涵盖生态环保、新能源、新材料三条重点产业链,此次成都将氢能作为建圈强链新增的重点产业链打造,拓宽了绿色低碳产业“朋友圈”。
事实上,近年来成都瞄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通过优化空间、产业、交通、能源结构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在此过程中,氢能已成为成都建强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集群的“关键词”。成都提出,积极布局新型储能新赛道,推动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链发展,打造中国“绿氢之都”。
东方氢能产业园
川观新闻记者了解到,通过开展“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布局,大力推进氢能产业建圈强链,成都已集聚100多家上下游企业,涵盖制氢装置、储氢压力容器、加氢设备、氢燃料电池系统等领域,多类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前列。去年7月,位于成都市青白江区的重汽成商12辆氢能源重卡在自贡亮相,这是四川首批交付投运的氢能源重卡。
成都市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透露,被纳入建圈强链重点产业链后,成都氢能产业链将推出新“打法”。比如,成都将突出原始创新,支持创建国家级氢能关键部件技术创新中心,巩固车载高压气态储氢瓶等领域优势,突破70兆帕加压加注设备等关键技术……
成都市发展改革委供图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网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的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生活”的所有作品,均为新华生活网站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新华生活网站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我们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