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社会组织为居民幸福生活“加码”

来源: 西部网   发布时间:2024.04.05

“微爱互助”好伙伴的队员正在为居民修理水龙头。

庞敏渊向记者介绍她和队员调解过的矛盾纠纷。

莲湖区“微爱互助”好伙伴为社区居民解决“微问题”;未央区“高山流水蒲公英服务队”让社区成为有温度的空间;雁塔区“智慧妈妈孵化社”成为社区家庭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

连日来,记者走访我市多个社区,了解到每个社区里都有这样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倾力为居民提供专业化、社会化、差异化服务,全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他们就是社区精心培育的社区社会组织,他们就在老百姓的“家门口”。

“微爱互助”好伙伴

提供“微服务”助力“共建共治共享”

4月2日下午2时许,接到居民杨继英的电话后,莲湖区北关街道自强社区“微爱互助”好伙伴的队长刘舍民便放下手里的事情,联系“修理能手”赵德明和童勤学两名队员,上门为杨奶奶修理坏掉的水龙头,并检查了水电气暖等设备。

73岁的杨继英奶奶住在北关正街28号院,这是个典型的老旧小区,共3栋楼、71户。由于小区长期缺少物业管理,基础设施老化破损,不少居民家中出现管道渗水等问题。社区社会组织——莲湖区“微爱互助”好伙伴的队员定期进社区,义务为居民维修水电。

“他们经常来社区开展志愿服务,配钥匙、磨刀、家电维修等便民服务深受大家欢迎。家里的灯、水管坏了,我第一个想到刘舍民,他现在都成了我们小区的‘管家’了。”杨继英奶奶说。“生活上有啥事就吭声,我们随叫随到!”刘舍民说。

记者了解到,“微爱互助”好伙伴是由社区“萤火虫”志愿者服务队发展而来,由辖区72名党员及群众、22户热心商户和4家社会组织构成。这支队伍为社区居民解决“微问题”,帮助困难群体实现“微心愿”,推动民主协商“微治理”。

“社区社会组织就像社区的‘左右手’,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问题,他们尽全力想办法解决。今年年初,郝家巷内雨污井淤堵的问题彻底解决,全得益于‘微爱互助’好伙伴的帮助。”自强社区党总支书记兼居委会主任林旭阳说,由于辖区肉食厂家属院地势低洼,遇到下雨天,污水经常倒灌,道路积水严重,居民出行很不方便,同时存在很大安全隐患。得知这个情况后,6名队员主动请缨,热心商户提供物料,大家帮助肉食厂家属院修筑挡水墙,挖出污水井内的淤泥,小区恢复如初。群众纷纷为“微爱互助”好伙伴点赞。

张保进是“微爱互助”好伙伴的一员,在雨污井淤堵的事情上,他出人、出力、联系车辆等,竭尽所能帮助群众排忧解难。“我在这里生活、创业,我也想为这片土地做些事情。”张保进说,他是做电动车生意的,修车、修水、修电这样的工作,他都在行。原本自己就热衷公益,现在社区把商户拉到一起,集合力量为群众办实事,有了组织,他更有荣誉感和归属感。

“高山流水蒲公英服务队”

让社区成为有温度的空间

“自从有了‘高山流水蒲公英服务队’,社区活动越来越多了!每天和邻居们一起打太极拳,喝喝茶、写写字,生活很充实!”家住未央区谭家街道高山流水社区的居民王云说,她在南郊有一套房子,家人都让她搬过去,但她却迟迟不搬,“邻里亲如一家,我舍不得搬走。”

“这支队伍是2016年成立的,初衷是为了改善邻里关系,让大家熟悉起来。”高山流水社区党支部书记兼居委会主任毕新平说,社区拥有室内健身活动场地1100平方米,室外活动场所近1500平方米,配有篮球场、羽毛球场等。这么大的办公场地,居民却很少来,利用率不高。如何营造邻里亲如家人的和谐氛围,在传递温暖的同时引导居民参与到社区治理当中来,成了社区一大课题。

为解决邻里之间不熟悉的问题,社区居民自发成立“高山流水蒲公英服务队”,并组织策划各类比赛项目增进邻里友谊,让社区成为有温度的空间。

社区运动会、太极拳进万家、篮球比赛等活动全面铺开。热心公益的志愿者就像蒲公英种子一样,不断“生根发芽”,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目前,这支队伍已拥有977名居民志愿者,由太极拳队、舞蹈队、羽毛球队等10支小队组成,为社区居民提供志愿服务,并参与小区治理,实现自治良性互动。“社区发掘和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希望增强居民对社区认同感的同时,提升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意识,共同建设温暖有爱的宜居社区。”毕新平说。

“高山流水蒲公英服务队”还利用“警社共治”机制,与派出所、司法所一起成立了法律咨询志愿服务队,形成“三合一”调解模式。庞敏渊是高山流水社区的副主任,善于调解社区矛盾。在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翻开她的工作笔记,记录着她和队员们调解的20余起纠纷。“其实,没有多大点事,话说开了就好了。”庞敏渊说,有了法律咨询志愿服务队,居民的诉求有处说,说了有处办,矛盾纠纷不出社区就化解了。

“智慧妈妈孵化社”

“她”力量为社区文明建设注入新能量

4月3日上午9时许,雁塔区等驾坡街道延兴社区“智慧妈妈孵化社”又开课了,这个课堂不一般,“学生”大多都有个共同身份——回归家庭多年的家庭主妇。记者在社区三楼的妇女儿童之家看到,心理学老师正在为“智慧妈妈”们授课,鼓励和引导妈妈们走出“小家”,融入社区拥抱“大家”,推动家庭邻里的和谐发展,为社区文明建设注入新能量。

王华今年43岁,有两个孩子。去年10月,她加入社区社会组织“智慧妈妈孵化社”,在这里学习一段时间后,她渐渐看到了自己的价值。“通过学习,我的家庭氛围发生很大变化,每位家庭成员的幸福感都提高了。”王华说,每个温暖和睦、美好的家庭都在向整个社会散发着正能量,家庭和谐了,社区就和谐了。

“社区搭建学习平台,通过专题讲座、绘本阅读、女性沙龙等,引导妈妈们积极投入服务社区、妇女工作中,让她们成为社区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延兴社区党支部书记兼居委会主任杨苗说,社区里的年轻妈妈越来越多,她们中不乏高学历、高能力人士,初为人母的责任和不舍,让她们选择了暂缓自己的事业。社区在去年10月创立了“智慧妈妈孵化社”。现在社区每周二开设读书会,周三为妈妈社工课,周四为沙龙活动,周五计划开设“邻居妈妈们帮帮团”家庭教育课。目前,“智慧妈妈孵化社”已经有30余位成员。

如今在延兴社区,“智慧妈妈”们拥有了人际交流、经验分享、互帮互助、自我展示的舞台。日常生活中,给孩子们读绘本、分享带娃经验等,也给不少家庭提供了帮助。“智慧妈妈孵化社,不仅为她们的生活提供帮助,更重要的是,妈妈们通过自身能力,丰富小区居民的文娱生活,增强小区居民的互动,进一步促进邻里和谐。”杨苗说。

发展社区社会组织

推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

记者从西安市民政局了解到,近年来,西安市通过开展摸底调研、完善登记管理、建设支持平台、发展农村社区社会组织、加强政策扶持、引导作用发挥、做好分类管理、健全发展机制等八个方面入手,推动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社区涌现出了服务居民的“贴心人”。这些社区社会组织不仅有效解决了社区居委会人手不足的问题,还推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极大提高了群众满意度。

截至2023年年底,全市登记备案城乡社区社会组织13899个,其中:登记800个,备案13099个;城市社区社会组织10254个、平均每个社区近7个。农村社区社会组织3645个、平均每个行政村2个。

在这些社区社会组织中,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社区社会组织,未央区徐家湾街道“小蜜蜂”志愿服务队、碑林区保吉巷社区“益路晨曦小分队”、雁塔区铁一院逸园社区“欢乐树”为民服务队等,他们在创新社会治理、完善社区服务、引领志愿服务、做好群众工作、营造社区文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社区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让幸福生活更近一步。

编辑:胡一瑾

http://news.cnwest.com/sxxw/a/2024/04/05/22488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