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坚守一路歌——长春理工传承科学家精神铸魂育人

来源: 新华生活_新时代美好生活   发布时间:2024.03.19

“院士林”“问天广场”“王大珩展览馆”“王大珩未来技术学院”“大珩班”“大珩英才计划”……走在长春理工大学这所由中国光学事业奠基人、王大珩院士亲手创办的校园里,总能处处感受到浓浓的科学家精神在这里赓续传承。

号角吹响六十载 报国初心终不改

走进长春理工大学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栋老旧的苏式建筑。在周边高楼大厦的映衬下,这栋被师生们称作“前楼”的建筑并不起眼儿,甚至显得有些破旧。楼内,水泥浇筑的地面和台阶经过长年累月的踩踏变得乌黑光亮,厚重的石头墙壁也透露着年代久远的气息。

1956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党中央吹响了“向科学进军”的号角。为解决当时科技人才极其匮乏的紧迫问题,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仪器研究所所长王大珩向党中央提出建议:利用所里的有利条件,创办一所培养光学与精密机械方面专业人才的大学。由此,长春理工大学的前身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应运而生。

“前楼”就是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于1960年修建的第一栋建筑,当时既用作教学楼也用作宿舍楼。“师生们白天在教室里上课,晚上铺上被褥睡觉,一个大教室要睡下一百多人。”1958年首批入学的学生谭云成回忆说,那时的学习条件特别艰苦,“前楼”刚投入使用时有两个冬季没有暖气,长春冬天的气温达到零下30度,教室的墙壁上结了厚厚的一层霜。“天气尽管冷,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都很高,大家沉浸在‘攀登科学高峰’的氛围里。”

除了完成学习任务,建校初期师生还投入到了挖暖气沟、修操场、盖房子等劳动中,吃不饱饭是常有的事。1959年入校工作的老师邓必鑫说,“即便是这样,也没有一个人叫苦喊累,同学们的报国热情被党中央的号召点燃了!长春理工大学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创办的。”

“前楼”承载着学校师生科技报国、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见证了一批又一批科技工作者从事国防攻坚的故事。第一任校长、“两弹一星”元勋王大珩,中国第一埚光学玻璃研制者龚祖同,中国第一台激光器研制者王之江,中国第一台高精度经纬仪研制者薛鸣球等16位院士都曾在此任教或学习。著名科学家、中青年知识分子的楷模蒋筑英也曾作为兼职教师在这里执教。

长春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郝群教授毕业于清华大学,目前她的办公室就在“前楼”。她说:“每次走进这栋楼,都能感受到王大珩等老一辈科学家勤奋工作、矢志报国的精神,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耀感就油然而生。”

忘我工作成佳话 两代院士精神传

王大珩院士在提议成立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后,不仅担任首任校长,还亲自参与专业设置,讲授“光学物理”等课程。2021年6月,纪实片《我们的老校长——王大珩》在长春理工大学首次上映,其总策划正是王大珩院士培养的首批博士生、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春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姜会林。

在首映式现场,姜会林院士深情地和师生们分享了这样一个故事:

2003年,88岁高龄的王大珩在召集“大飞机”研制会议后高烧三天。家人担心王大珩的身体,就委托他最信任的学生姜会林做做“思想工作”,劝说老师不要再外出参加会议。姜会林接受了这项“光荣”的任务,并决定在看望老师时适时提醒。

在听完姜会林满是关心的劝说后,王大珩沉默了片刻,认真地看着姜会林说:“姜会林同志!我问你一个问题,如果我什么会议也不参加,什么信息也不过问,那不是等于我的生命已经终止了吗?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姜会林一时语噎,只好微笑着说:“那也要注意身体。”

这次学生对老师的劝说,变成了老师对学生语重心长的言传身教,成为了学校流传至今的一段佳话。

多年后的今天,走进姜会林院士的办公室,办公桌、会议桌、窗台上整齐地摆放着经他分类整理过的各类文件资料。如今,年近八旬的姜会林院士依旧坚持每天早上8点半上班,晚上7点下班,不论寒暑假,也不分周末和节假日。

在两代院士的带动下,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精神在一代又一代长春理工大学师生的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成了全校师生最宝贵的精神品格。“院士的办公室跟我们的实验室在一个大楼里,中午去食堂吃饭也总能遇到院士。”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研究生韩佳昊告诉记者,“一想到年近80岁的院士还在勤奋工作,我们这些年轻人但凡有点‘躺平’的想法,都会觉得特别无地自容。”

投身国防做选择 一片赤诚献祖国

某兵器集团高级工程师蒋长青是长春理工大学建校后培养的第一批学生。1963年,蒋长青毕业后服从分配来到云南某兵工厂。1967年,国家推进“三线建设”,作为技术援建人员的蒋长青又来到了河南山区一家军用光学精密仪器厂,在那里工作了31年,直至退休。

工作期间,蒋长青担任项目副总设计师,参与了我国第一台大型光学传递函数测定仪研制工作。他和同事们仅用一年半时间,就使光学传递函数测量方式达到实用阶段,填补了我国光学领域的一项空白。

王征是长春理工大学2000届毕业生,现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载人航天工程和探月工程两型γ高度表项目技术负责人。他所从事研究的γ高度表在技术上长期受制于国外,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一直引进使用国外产品。在γ高度表研制的18年艰苦历程中,王征带领团队始终坚守,最终攻克了关键技术难题,所研发的产品零故障地应用于神舟八号、九号、十号和十一号飞船的交会对接任务,确保了航天员安全返回。此项技术,也填补了我国飞船回收软着陆高度控制技术的空白,取得多项技术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

多年来,被誉为“兵工七子”之一的长春理工大学始终坚持国防特色办学,将王大珩事迹宣讲、国防战线校友事迹宣讲等纳入新生入学教育,并以军工文化为主导开发了独具特色的“学习筑梦”系列思政课,学生们潜移默化地接受着科学家精神的熏陶。长春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张宝宗表示,建校至今,学校培养的19万名毕业生主要遍布在兵器、航空、航天等领域,为吉林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老校长王大珩院士和他以毕生诠释的“两弹一星”精神是学校长期积累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用科学家精神铸魂育人是学校一以贯之的传统。

在中国兵器工业集团,长春理工大学2020届毕业生李一像学长们迎接自己一样,又迎来了母校的师弟师妹们。“上大学时,我们在媒体上看到许多被习近平总书记点赞的‘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科学家,却从来不觉得这些科学家离自己很远,甚至感觉他们就在我们身边。”李一很坚定地说,“因为学校有太多的校友、学长就是这样的人。毕业离校时,仅我们宿舍就有3个人来到了中国兵器工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