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个关键发力,泸州科技创新工作有了新方向

来源: 新华生活_新时代美好生活   发布时间:2024.03.01

泸州观察 张其

“一体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以科技创新引领泸州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努力为泸州加快建设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贡献更多力量。”2月29日,泸州召开全市科技创新工作会。总结了去年泸州科技工作的整体情况,并对今年的重点工作安排进行了谋篇布局。

“去年,省委、省政府对市州考核的科技指标‘研发经费投入’,泸州增速排名全省第二;泸州9项科技专项考核获优秀,10个科技单项工作获通报表扬,荣获2023年度全省科技创新综合绩效先进单位。”会上,泸州市科技和人才局党组书记、局长袁瑞率先亮出科技创新工作的“成绩单”。

据介绍,2023年,泸州科技系统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创新平台量质齐升、创新主体活力迸发、前沿技术不断涌现、科技成果加速转化、创新生态持续优化五个方面。

在这其中,泸州新获批国、省级创新平台15家;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同比增长20%、达1227家,一批企业还成为行业翘楚,比如,科瑞德公司成为全国中枢神经领域产品领跑者,智通公司成为智能酿造行业“领头羊”;围绕重点产业编制技术图谱,突破了一批“卡脖子”技术,又比如西南医科大学组织实施的、全省唯一的厅市联合创新专项取得阶段性成效,攻克医药诊疗领域关键技术10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4项;出台《泸州市科技创新奖励办法》,进一步激发各领域科技创新活力等。

“泸州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有待提高,关键核心技术存在瓶颈,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需进一步发挥,科技成果转化支撑保障不足。”袁瑞表示,这些问题,要在今后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科技强则产业强、科技强则经济强。当下,科技创新已成为区域发展竞争的核心点、比拼的关键点。“因此,我们要锚定方向强科技、谋实举措抓创新,为泸州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科技支撑。”泸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长缨说道。

据了解,今年,泸州将力争全年研发经费投入达到33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2%;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3件;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45亿元;备案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20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40家,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达到900亿元。

锚定目标,泸州科技创新工作将从抓科技创新,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抓成果转化,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抓创新生态,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这三个关键发力。

值得一提的是,当下,新质生产力是“热词”,作为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泸州也就如何抓科技创新,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指明了方向:首先是着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比如大力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三强计划”;还要着力推动创新平台质效提升。比如进一步完善以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为引领的科技平台体系,借助全省先进材料、医药健康等领域重点实验室优化重整契机;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比如聚焦产业技术发展方向,绘制产业技术创新图谱,重点围绕医药健康、高端装备、先进材料等产业发展需求,实施一批“机器人+”人工智能研发项目,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