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德国慕尼黑9月14日电(记者车云龙 康逸 单玮怡)2025年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9日至14日在慕尼黑举行。300余家德国企业和110多家中国企业参展,成为展会两大主力。双方携合作成果同台亮相,展现行业转型背景下中德汽车产业合作的蓬勃活力。
9月11日,在德国慕尼黑玛利亚广场,人们走过慕尼黑国际车展户外展区公共活动区。新华社记者 张帆 摄
作为今年车展重要板块,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格外引人关注。宝马、大众、梅赛德斯-奔驰等德国车企高管与中国企业代表聚焦产业转型,探讨合作新机遇。与会人士普遍认为,中国的创新活力与德国的精工实力“双向奔赴”,将汇聚成突破技术瓶颈、推动行业转型的强大合力。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希尔德加德·穆勒说,这是大会第二次在慕尼黑由德中共同举办,已成为两国汽车工业之间的“成功故事”。她说,尽管全球面临地缘政治逆风和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带来的不确定性,德中汽车产业依然保持密切合作,特别是在智能网联、自动驾驶和电动出行等关键技术领域不断取得进展。
“两国汽车产业合作已形成卓越高效的生态体系,为消费者带来兼具创新活力、成本效益和绿色低碳的产品与解决方案。”穆勒说,双方应互学互鉴、携手努力,推动合作不断取得新成功。
9月11日,在德国慕尼黑,人们在慕尼黑国际车展户外展区宝马展区参观。新华社记者 张帆 摄
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认为,今年慕尼黑车展成为德中关系不断走深走实的缩影。“德国和中国企业比肩而立,这就是一个非常强烈的信号。”他说,以宝马在车展前夕首发的“新世代”电动车型为例,与中国企业在动力电池、智能驾驶、“软件定义汽车”等领域的合作,正帮助集团推出更具创新力的汽车产品。
大众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奥博穆表示,汽车行业的目标是加快向更好、更智能、更安全的出行转型,而这一目标能够通过德中跨行业、跨企业合作实现。“两国之间、产业之间、人民之间的伙伴关系,正是这场转型中最强大的引擎之一。”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董事会主席康林松说,中国的创新活力、研发人才和合作优势对集团全球战略意义重大。他表示,奔驰正加大在华投入,其中包括与中国合作伙伴共同投资超过140亿元人民币,用于新技术研发。“中国是任何一家全球公司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说。
9月9日,人们在德国慕尼黑国际车展的采埃孚展台参观。新华社记者 张帆 摄
作为中德汽车产业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合作已从整车环节延伸至产业链上下游。今年车展上,两国科技企业、电池企业和制造企业携手亮相,显示出合作成果在更广领域不断拓展。
奇昊汽车是一家德国大型汽车零部件生产商,在中国设有两处工厂,生产车身结构件供应给多家中国品牌。公司全球传播与市场执行副总裁安德烈亚斯·海涅告诉记者,对在华合作“非常满意”。他说,公司与中国客户联系日益紧密,不仅不断涌现新的合作机会,中国团队成员也积极参与到全球业务交流中。
采埃孚集团是一家专注系统集成和解决方案的德国零部件供应商。集团董事会主席柯皓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合作创新的重要性。他说,采埃孚与中国科技企业合作研发“软件定义汽车”等技术,先在中国率先落地,再推广至其他市场,“这对我们非常有帮助”。
9月10日,人们在德国慕尼黑国际车展的卓驭科技展台洽谈。新华社记者 张帆 摄
中国智能驾驶企业卓驭科技首次亮相慕尼黑车展,其搭载在多个车型上的智驾方案吸引不少欧洲观众试乘体验。据卓驭科技副总裁于贝贝介绍,公司与德国大众汽车已合作7年,联合研发的多款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车型已推向市场,国内外业务也在持续增长。
大众汽车商用车信息与交互体验负责人托尔斯滕·文德勒告诉记者,大众与卓驭的合作打破了传统车企与供应商之间单向供需的模式,双方以伙伴身份携手研发,“这种新型合作关系成为当前中德企业合作的生动写照”。于贝贝认为,这种优势互补的双向合作关系“并非一朝一夕建立,而是经过多年实验室检验和道路测试逐步跑出来的”。
9月9日,人们在德国慕尼黑国际车展户外展区的小鹏汽车展台参观。新华社记者 张帆 摄
本届慕尼黑车展上,小鹏汽车带来了包括智能电动车、飞行汽车和人形机器人在内的“科技全家桶”。“科技发展的车轮是无法阻挡的。”小鹏汽车董事长、首席执行官何小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欧洲与中国车企应加强沟通交流、互相学习,在竞争中合作共赢。”
据何小鹏介绍,小鹏与大众集团已开展四次深度合作。去年,大众宣布将把与小鹏联合研发的电子电气架构用于中国市场上的电动车、混动车及燃油车。同时小鹏正积极推进在欧洲的本地化布局。
9月10日,人们在德国慕尼黑国际车展的广汽集团展台参观。新华社记者 张帆 摄
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是大势所趋,中德企业在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合作十分必要。无论是在制造环节,还是在绿色发展理念和相关法规方面,两国企业互相学习合作潜力都很大。他举例说,广汽正将电动车推向欧洲市场,但由于欧洲法规与中国存在差异,车辆部分智能化功能尚无法在当地全面应用。通过双方合作,这一问题有望改善。
“中德汽车产业紧密合作、共同发展,携手迈向全球汽车产业新的制高点,双方都将从中受益。”冯兴亚说。
http://xhpfmapi.xinhuaxmt.com/vh512/share/12732933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网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的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生活”的所有作品,均为新华生活网站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新华生活网站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我们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