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晋城的中学校园,一场别开生面的金融课堂正在进行。浦发银行晋城分行的讲师从中国第一家票号“日昇昌”切入,将晋商文化“义利相兼,以义制利”的精神内涵,融入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稳健审慎、守正创新、依法合规的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之中,既帮助学生增进文化自信,又悄然传播理性财富观,助力青少年养成珍爱信用、理性消费的良好习惯。
这是浦发银行创新金融教育的一个缩影。近来,浦发银行依托地方特色,深化场景融合,让传统智慧与现代理念同频共振,用传统文化赋能金融教育,让知识普及焕发活力。
大连分行依托二十四节气,推出消保宣传日历,将风险提示与传统节气巧妙结合,创作“夏至白昼最漫长 合同条款细端详”“大暑酷热似火烧 网络诈骗别中招”等标语,于日常生活中提升读者的金融素养。西安分行创新“投壶”等传统游戏,提升游客互动体验,打造一场文化与金融的时空奇遇。上海分行精心设计,将“写春联”“猜灯谜”“缝香囊”“做月饼”等民俗活动融入金融教育,一字一句讲故事、一言一行说安全,助力银发群体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乐享晚年生活。
另外,戏曲唱腔、民俗故事等深植人心的文化符号,为金融知识普及提供了天然桥梁,浦发银行将金融教育融入传统文化之中,通过一首首戏曲传播消保知识。《反诈“京”句,好戏登台》中,“仔细审示陈情状 王大娘怒斥集资狂”“诸色伪装骗术百出 多方变幻诈招无穷”“警音不绝惕心常系 今朝稳财谨奉原则”三幕广为流传的京剧场景融入常见的反诈知识,让金融教育不再枯燥。《夏韵诗行里的安全用卡知识》通过夏声、夏花、夏雨、夏夜四个场景的古诗新解,让大家从经典诗句中读懂金融诈骗防护之道。《滇韵守钱袋》改编少数民族小调,以花灯调为骨、以乡音为韵,将防范非法集资等知识化作通俗唱段,提示广大消费者远离非法金融活动。
“小小银行家”拨弄算盘时的闪亮眼神,乡村老人听着传统秦腔反诈提示时的会心微笑,往来游客在参与“消保太极拳”活动时的认真思考……“传统文化+金融教育”的跨界融合,正以春风化雨的方式融入消费者的日常生活。
后续,浦发银行将继续拥抱传统文化,创新形式、丰富载体,让金融知识在文化土壤中生根发芽,不断提升金融消费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注:此文属于央广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编辑:冀文超
https://www.cnr.cn/jrpd/mxhq/20250813/t20250813_527316389.shtml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网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的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生活”的所有作品,均为新华生活网站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新华生活网站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我们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