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巴渝十四载 浙商银行重庆分行执好金融之笔书写责任答卷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编辑:徐豪   审编:益审核  发布时间:2025.08.11

第1眼TV-华龙网讯(杜雅雯)十四载春华秋实,十四载生生不息。8月8日,浙商银行重庆分行迎来十四周年行庆。

2011年,浙商银行扎根巴渝大地,开启了生机勃勃的成长历程。十四年以来,浙商银行重庆分行以“一流的商业银行”为愿景、以金融为民为展业底色,秉承“善本金融”的核心理念,积极推行金融顾问制度,在服务地方经济、助力乡村振兴、情系民生福祉等多个领域深耕不辍,将金融与社会责任相融合,绘制出一幅温暖人心、回报社会、充满善意的金融新画卷。

十四年期间,分行社会责任工作屡获殊荣:连续多年荣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重庆监管局颁发的“小微金融服务先进单位奖”;连续多年获评重庆市银行业协会颁发的“最具社会责任金融机构”“民生服务奖”“慈善爱心奖”等社会责任相关奖项。

浙商银行重庆分行办公大楼。浙商银行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擎旗金融顾问制度 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2018 年,浙江率先推行金融顾问制度,浙商银行作为“善本金融”理念的首倡者和践行者,将金融服务与社会价值紧密融合,从社会价值角度重塑金融逻辑,深度推行金融顾问制度。2023年,金融顾问制度落地重庆,浙商银行重庆分行挂牌成立全市首家“金融顾问工作室”。

为切实提升金融顾问服务质效,该行11名员工通过考试被浙商总会金融服务委员会认定为省级金融顾问,分行内部则成立了近60人的金融顾问工作团队,辖内每家分支机构组建了不少于3人的金融顾问小分队。同时,着力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成立了金融顾问“四能”党员先锋队,打造“有任务能挺身而出,有困难能迎难而上,有利益能不先伸手,有风险能抵御化解”的“四能型”金融顾问党员队伍。

自 2023 年以来,金融顾问团队积极开展“大走访大调研精准对标精准施策”专项行动,走访了 150 余家重点客户,深入了解企业经营状况与服务需求,宣传推介了小微金融、金融顾问、金融科技及数字金融等金融服务并形成高质量的专题调研报告。分行领导还带队拜访了20个地方党委、政府及9个市级职能部门,汇报金融顾问工作成果,得到了高度认可。

2024年5月,浙商总会金融服务委员会第三届“金渠榜”发布,重庆金融顾问工作室从120多家工作室中脱颖而出,荣获“五星金融顾问工作室”,是获奖的5家省外工作室之一。

为商会会员宣讲金融顾问方案。浙商银行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聚焦“五篇大文章” 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14年来,从支持区域经济发展到助力产业转型升级,从纾困解难小微企业到托举山城百姓“幸福梦”,浙商银行重庆分行紧扣重庆“两大定位”、重点打造“六个区”目标,始终坚持把服务实体经济,促进地方发展作为己任,立足金融“五篇大文章”,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作出贡献。

向“新”出发,做科技金融的探索者。

分行于2021年正式推出“星火计划”科技金融专项服务行动,向科技创新企业提供“全周期、全链条、全方位”的综合金融服务。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已服务科创、人才企业567户,表内外融资余额143.73亿元。与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发布专门支持重庆区域人才个人、人才企业的“渝才贷”产品,累计审批通过人才个人金融需求17笔,已用款的有17笔,授信金额1064万元。

逐“绿”而行,做绿色金融的倡导者。

分行成立了以“一把手”行长为组长的“长江绿融通绿色项目对接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绿色金融发展提升和绿色项目和企业对接工作;对全辖10家分支机构和该行所有公司业务经营单位开通了“长江绿融通”权限,快速传递绿色融资项目信息。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绿色贷款中无不良贷款,绿色贷款余额68.98亿元,较年初60.25亿元增长8.73亿元,增速14.49%,完成总行下达的半年目标。

增量扩面,做普惠金融的践行者。

分行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相关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成立小微企业融资对接工作专班,从供需两端发力,搭建银企精准对接的桥梁,截至目前,该行已向推荐清单内经营主体累计发放贷款超21亿元。同时,实行内部资金定价优惠,主动降低小微贷款利率,持续擦亮浙商银行小微业务“金名片”。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06.11亿元,普惠小微企业贷款户数5909户。

丰富供给,做养老金融的推动者。

分行深化总行“金桂人生”养老金融品牌,重点打造 “五个专”的养老金融服务体系,满足广大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美好生活向往;聚焦老年群体金融服务痛点,引导辖内各营业网点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配备老花镜、放大镜、轮椅、医疗箱、血压仪等适老化用品的同时,推出大字版手机银行APP,全面提升老年客户支付体验。

分行志愿者走进疗养院服务老年人。浙商银行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赋能发展,做数字金融的建设者。分行利用数字化手段打造“一点授信、链式流转、多处受益”的全新供应链金融模式,形成全生命周期的数字供应链金融综合服务解决方案。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供应链金融融资余额达到66.38亿元。聚焦外贸企业需求,创新线上交易渠道,推出全生命周期汇率管理在线数智平台——浙商交易宝,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立体化、智能型外汇管理新模式,提升汇率避险交易体验,从源头把控汇率风险。

赋能乡村振兴 绘就强村富民新图景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浙商银行重庆分行持续践行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责任担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

分行把服务乡村振兴与自身发展战略相结合,针对农村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发挥金融优势,不断增强农业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自2021年新一轮浙川东西部协作开展以来,浙商银行重庆分行高站位、高标准、高质量推动四川省宣汉县锣鼓村、沙溪村东西部协作项目,确定了锣鼓村绿色大棚瓜果蔬菜基地项目和沙溪村肉牛养殖项目,逐步带动帮扶村增收共富。其中,绿色大棚瓜果蔬菜基地项目自2021年以来累计投入176万元,全年产值7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6.8万元;肉牛养殖项目自2021年以来累计投入195万元,首批养殖50头肉牛,带动沙溪村实现村集体收入3万元,村民增收60余万元。

乡村教育是中国教育的“神经末梢”,也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石。分行积极践行金融担当,将教育帮扶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的一项长期性、持久性工程自主自发地推进。2019年,该行与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车田乡中心小学建立结对帮扶关系。5年来,该行共开展各类结对帮扶活动30余次,实施安全饮水工程、学生宿舍改造、护眼行动等项目20余个,累计投入各项帮扶资金超过200万元。

除了这些显而易见的硬件设施改善,该行还深入实施微光工程,从点滴做起,关心关爱师生健康:实施牛奶工程,每年出资近20万元为全校学生每天赠送一瓶纯牛奶,保证学生营养健康;实施饮水工程,采购四套先进的净水设备捐赠给车田中心小学、车田中学及幼儿园,消除了困扰多年的饮水安全隐患,全乡1000余名师生喝上“放心水”……从细微之处,为乡村教育发展注入更多“善”的力量。

情系民生福祉 释放“善本金融”正能量

“金融不仅是数字的流动,更应是温暖的传递。” 十四年中,浙商银行重庆分行将公益慈善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载体,把“社会责任”具象为一个个触手可及的温暖民生场景。

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浙商银行重庆分行秉承“金融为民”理念,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各类金融教育宣传活动,不断提升金融消费者的金融素养。高度重视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深化银警合作联动,当好反诈“守门员”,对疑似电信网络诈骗潜在受害人进行积极劝阻,牢牢守护人民群众“钱袋子”。

分行志愿者走进社区,浙商银行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在城市的街头巷尾,“一杯水”的善举已坚持 12 年。每年8月,分行的“点滴清凉 点赞奉献”公益赠饮行动都会如期而至,环卫工、交警、外卖小哥等户外劳动者总能收到志愿者送来的“爱心水”,备有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等防暑降温用品的营业网点更是户外劳动者降暑歇脚的好去处。此外,2023 年升级的“温暖驿站”让对户外劳动者的关怀进一步常态化——无线充电设备、一拖三数据线、一次性纸杯架、应急药箱等物品一应俱全,陈列整齐,驿站实实在在成为了能让户外劳动者“累了能歇脚、渴了能喝水、没电能充电、饭凉能加热”的一方暖心天地。

同样地,分行的公益之路从未间断。自2015年践行“善”行的慈善公益活动启动以来,该行志愿者的足迹已经遍布重庆十几个区县、数十个乡镇。每逢传统佳节,分行志愿者还会为老兵们送去慰问,已累计慰问老兵100余次。“他们用青春守护家国,我们用陪伴致敬岁月。” 志愿者的话道出了这份坚持的意义。

此外,浙商银行重庆分行还发挥“慈善+金融”合力,成功落地了分行系统内首单善本信托业务,备案金额100万元,捐赠资金将用于支持体育公益项目。项目的成功落地进一步丰富了企业家践行社会责任,回馈社会的渠道,助力企业实现从传统以捐款方式做慈善到全方位社会财富升维的进阶。

十四载砥砺,硕果丰盈,既是久久为功的回报,也是奋楫笃行的动力。站在新的起点上,浙商银行重庆分行将继续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围绕“善”和“数”两大基因,不断探索金融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路径,持续提升在经济、社会、环境等领域的价值贡献,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中展现新的担当,作出新的贡献。

责任编辑:王婷婷

https://www.cqnews.net/1/detail/1402979497050210304/web/content_1402979497050210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