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东新闻7月7日电 (杜英志 苏伶伟)中午11点,山东烟台招远市蚕庄镇西山王家村的“健康快乐驿站”已热气蒸腾,氤氲的米香裹着邻里温情弥漫开来。这个由社区慈善基金支持的“一碗小米粥”项目,既暖了村里高龄老人的胃,更暖了老人们的心。
烟台招远市“一碗小米粥”社区慈善项目。
这样的暖心场景,正在烟台467个社区生根发芽。近年来,烟台市创新“社区慈善基金”模式,用精准化、可持续的慈善力量托起民生“小确幸”。
社区慈善的活力,源自对民众需求的敏锐捕捉。在招远齐山镇,85岁的孙大娘曾经一到下雨天就为漏雨的屋顶睡不好觉。社区慈善基金“阳光安家”项目经过调研摸排后,不仅为她更换了破损的瓦片,还帮她制作安装了适老橱柜。在莱阳市冯格庄街道石桥泊村,57盏太阳能路灯正沐着晨光“挺直腰杆”,铺设的3000余米浇水管道,彻底解决了村里农田灌溉难题。从福山区为困难儿童实现的“微心愿”书包,到龙口市给高龄老人送去的“不倒翁”拐杖,550余个“小而实”项目精准对接“一老一小”“一残一困”需求,让帮扶直抵心坎。
如何让慈善细水长流?烟台构建起“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协同机制,出台社区基金建设指引、社区慈善培育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建立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网络,通过“企业捐一点、群众筹一点、活动集一点”,汇聚善款超2500万元人民币。在芝罘区塔山社区,“公益+市场”的创新更让慈善造血可持续——社区慈善基金购置厨房设备,引入公益价供餐,打造的“小院·老年饭堂”项目自3月份开放以来已服务居民2800多人次。
社区慈善不仅解决物质需求,更织就情感纽带。在烟台,“慈善文化”正融入社区生活。通过举办“慈善消夏晚会”“公益集市”“邻里节”等活动,居民们从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高校与社区结对,建立“社区大学”“校社共同体”,赋能服务基层社区工作人员、社区服务团队3.8万多人次,孵化出“六网守护”“同心共筑”等30多个品牌项目。社区慈善基金收支全程公开透明,确保善款用在实处。如今,“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氛围日渐浓厚。
烟台市芝罘区塔山社区组织民众开展社区“邻里节”活动。
“慈善像火种,点燃了邻里互助的热情。”烟台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拓展社区慈善的联动效应,让慈善温暖更多角落。
从一碗小米粥到一片新屋顶,从独居老人的午餐到困难学童的书包,烟台用467支社区慈善基金证明: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在这里,慈善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宏大叙事,而是家门口触手可及的温暖日常。(完)编辑:李欣
http://www.sd.chinanews.com.cn/2/2025/0707/95116.html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网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的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生活”的所有作品,均为新华生活网站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新华生活网站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我们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