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新物种:会动的屏与无形的眼

来源: 网易号   编辑:徐豪   审编:益审核  发布时间:2025.07.01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每隔几年,竞争激烈的智能家居市场,就会出现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全新品类。

从利用空闲带宽“挖矿”的智能路由,击穿老人和儿童需求的智慧音箱,到嵌入了显示器和传感器的“魔镜”,这些产品不一定非常热门,却都极具创新火花。

而当下,也有两个产品很有意思,值得关注。

一个,是闺蜜机。

2022年,韩国LG推出StanbyME闺蜜机,首次开辟这一赛道。同年,康冠也在国内率先推出闺蜜机单品。

随后,多家头部科技品牌陆续跟进,先后推出小度添添、海信大白、天猫精灵哇哦等闺蜜机产品,进一步确立了这一品类的基本形态和核心能力。

到目前,推出闺蜜机产品的国内厂商已超过40家。

闺蜜机的基本形态,是一个超大尺寸屏幕(一般27至48英寸),搭配一个可移动的底座。底座内置电池,让它无须时刻连接电源,在室内灵活移动;支架可以自由旋转升降和多角度调节,有的甚至支持屏幕自由装卸,从而最大程度满足了不同场景的使用需求。

乍一看,闺蜜机就是一个带支架可移动的“小电视”或者“大平板”,但这样一个简单的形态变革,却带来了奇妙的体验变革,击中了以前传统设备无法覆盖的使用痛点。

在当下,各种智能家居越来越普及,而我们无论是工作、生活、娱乐还是对其他智能家居的管理,主要还是通过三种交互方式:物理按键、语音、屏幕。

其中,繁琐的物理交互正逐渐被淘汰,语音交互不够成熟,屏幕依然是最核心的中枢。

而在家庭环境中,我们以前主要的几块屏里,手机屏幕太小,沉浸体验不佳;平板较为沉重,移动情况下经常需要占手;电视位置固定;智慧音箱屏幕较小且受电线束缚;智慧屏虽然能够移动,但太大了,也不方便到处移动。

相比之下,闺蜜机既提供了大屏幕的沉浸体验,也在正常家居环境内实现了高灵活性,可以自由移动并解放双手。

无论老人与孩子视频通话、年轻人健身、看剧、做饭,到儿童学习娱乐,闺蜜机都可以更加灵活方便。

比如,我一位朋友,他把闺蜜机推进花园,在草坪上健身,他媳妇把闺蜜机推进厨房,跟着做饭,体验非常不错。

当然,闺蜜机也有它的短板。

一是由于大屏幕+高支架,底座必须有足够的配重,所以底座其实相对沉重。这导致了,推动它移动其实并不如想象中轻便,尤其如果存在垂直地面障碍,将会更加受限。

二是作为一个新品类,它的性价比其实还相对不够友好。中国市场上,闺蜜机2024年的均价超过3700元,虽然相较于2023年已经降低了800元,但对大多数家庭来说,购买这个价格的电子产品依然需要综合考量。

当然,随着闺蜜机产业不断成熟,竞争加剧,未来闺蜜机均价大概率还会持续走低,销量规模也有望进一步增加。

更重要的是,至少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它大屏沉浸+高灵活性的独有优势,依然难以找到替代。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洛图科技统计,2024年中国市场闺蜜机全渠道零售量为25.4万台,同比增长37.3%,其中电商渠道销量占总销量的86.5%。而在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市场闺蜜机线上销量为4.9万台,同比增长42.4%,依然保持着较高增长率。

未来,期待闺蜜机能够突破“尝鲜”用户群体,实现更大的市场规模突破。

另一个有意思的产品,是3D光感监控。

过去很多年来,对于家庭摄像监控,我们一直是非常矛盾的。

一方面,无论是老人看护、小孩看护、宠物看护还是防偷窃,我们都很需要家庭监控。

另一方面,我们又极度担心这会导致我们的隐私泄露。(相关文章参见《你家摄像头正在被“偷窥”客厅卧室变“直播现场”》)

这个两难困境,很大程度限制了相关的场景应用普及。

但现在,鱼与熊掌终于可以兼得。

3D光感摄像头的原理,是用激光雷达传感器替代以前的普通视频摄像头,通过激光雷达扫描人体骨骼动态,生成高精度的非影像化的点阵模型,然后通过AI算法来实现看护和告警等行为的判定。

它的核心优势是:

1、3D光感仅生成骨骼动态点阵,无论是洗澡还是上厕所等私密场景,都是“零画面留存”,从技术底层杜绝了隐私泄露的可能。

2、激光雷达可以在水雾、黑暗等环境中正常工作,场景应用更加稳定可靠。

目前,这一技术和产品才刚刚投入应用,产品价格较高,应用也还较少。

但可以预见,未来数年内必然会快速普及。

2025年1月,就已经工信部将“3D光感智慧康养”列为万兆光网核心场景,通过3D光感摄像头进行老人看护。比如,一旦识别到独居老人跌倒、滑倒等情况,就会及时启动救护提醒,确保老人及时救治。

不久前,跟随中国联通进行数字乡村应用考察时,这一应用也已经在重庆展开试点应用,未来还有可能进一步纳入数字乡村或数字家庭的套餐服务之内。

https://m.163.com/dy/article/K3CP623I051184S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