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洋丰的土地“续约”记:从石犁到科技的耕心传承

来源: 中国经济网   编辑:徐豪   审编:益审核  发布时间:2025.06.25

“根据检测结果,我们给您推荐‘洋丰至尊’硝氯基16-16-16复合肥,pH中性,使用安全,环境友好。”专业的建议,让一向秉持种地“三分肥,七分养”的王丹威,将90亩产量较低的小麦地丰收的希望,全然寄托在了张弦身上。

沃土孕育万物,而贫瘠的土地却难以承受希望之重。那些因过度开垦、盲目施肥而失去活力的土地,即使播下希望的种子,也难以收获丰硕的果实。

“很多种植户存在一个普遍的认知误区,他们往往觉得产量不高就是肥料用少了、用差了,于是盲目加大用量、追求高含量肥料,结果反而适得其反。”张弦感慨地说道。

左为新洋丰示范田,右为对照田

南京六合的高建良对此深有体会。他的包菜地曾遭遇过“怪病”:菜苗前期长势旺盛,后期却出现发黄,生长停滞的现象。高建良试过各种肥料和农药,钱花了不少,问题却始终得不到解决。在进行土壤检测后,张弦给出了“洋丰豆+藻绿丰”的施肥方案,这份“肥料养分含量低、用肥量少、价格便宜”的施肥方案,让高建良一度心存疑虑。然而实际效果却让他心服口服,经测算,使用新洋丰方案的示范田,每亩包菜的收成比对照田多出了200多斤。

这些生动鲜活的案例正是新洋丰守护耕地的真实写照。在广袤的田野上,新洋丰200多名农艺师如同“田间医生”,用专业知识与现代科技为土地“精准把脉”,全面掌握土地的健康状况和营养需求。他们用科学的种植方案为贫瘠的土地注入新的生命力,用专业的服务守护耕地健康。这是心怀“三农”情结的洋丰人对“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躬身实践。

http://www.ce.cn/xwzx/shgj/gdxw/202506/t20250625_233922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