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太原1月29日电(记者马晓媛)临近年关,位于山西太原晋源区西山脚下的赤桥村热闹起来,家家户户都忙着擦玻璃、扫屋子、办年货。
村南头的张爱琴家,七八个婆姨们聚在一起,和面的和面,蒸面的蒸面,包糕的包糕,手上不停,嘴上也不停,乐呵呵拉着家常,没一会儿就包了满满一桌的糕。
这是赤桥村的传统。每到年前,村里的女人们总要聚在一起包年糕,一天包一家的,一连包上十几天,自家吃,也送人。这几年,糕越包越多,女人们的包糕时间也越来越长。
图为太原晋源区赤桥村的妇女们在包年糕。新华社记者马晓媛摄
“村里的民宿越来越多,春节又是入住高峰期,好多家都会给客人送一份自家包的糕,所以这糕就越包越多了。”村民赵翠红的民宿名叫“情槐雅舍”,有三层11间客房,现在的订单已经排到了正月初八,为此,她准备了40斤面,计划做成糕后送给入住的客人。
说起赤桥村,可谓远近知名。这里有2500多年的历史,相传是“豫让刺赵”的发生地,留下“士为知己者死”的典故。这里与晋水相邻,农业灌溉历史悠久,孕育了悠远的农耕文明,至今仍有古槐、古桥、古寺、古民居等散落村间,传统造纸、晋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千年。2019年,赤桥村第五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赤桥村党支部委员任龙彪说,赤桥村本身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加上紧邻晋祠、天龙山等知名景区,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特别适宜发展旅游产业,但过去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产业发展缓慢。
“这几年可不一样啦,村里大变样。”任龙彪说,近些年,随着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后,村里的路面已铺成水泥路,还装了太阳能路灯,家家户户的院墙都刷成了淡黄色,整个村子焕然一新。
清洁供暖改造也给村里发展旅游业扫除了“障碍”。村民们告诉记者,过去村里都是点炉子,一到冬天就是呛人的煤烟味,家家户户堆着煤堆,每天还要倒灰渣,家里到处黑乎乎的。“煤改电”以后,村里干净了,空气也好了,愿意来的人也更多了。
文化是村庄的魂。在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的同时,赤桥村广泛发动村民和本地文化界人士收集史料文物、书写村史、研究赤桥名人和村庄文化,还在政府支持下建起一座别致的乡村文化记忆博物馆,既为村民留下乡愁,也让游客领略赤桥的厚重。
图为赤桥村的乡村文化记忆博物馆。新华社记者马晓媛摄
2019年以来,村里兴起开办民宿的热潮,全村陆续开了近40家不同风格的民宿,总计可提供床位500余张。在2023年“五一”“十一”假期,这里的民宿甚至一房难求。
记者在村中走访看到,村民们精心打造的民宿各具特色:有的在楼顶开辟了小花园,搭建了秋千、廊架、茶台;有的设有专门的台球室、影像室、乒乓球室、K歌房、电竞室;有的民宿提供免费接送和旅游线路规划等服务;有的还能开展凉糕制作、手工艺制作等亲子体验项目。
民宿兴起,还带动了村里的餐饮业。如今,小小的村子里开了四五家饭店,为南来北往的客人奉上“本地味儿”。村民们告诉记者,民宿和餐饮需要的员工多,本村村民不够用,还有不少邻村村民过来打工。
村民李响原来在外做生意,2019年决定回乡开民宿,如今干得红红火火。“现在不光收入稳定,还能广交四海朋友,你看,这是以前来过的海南客人寄来的水果。”李响端出一箱红彤彤的莲雾,与窗外火红的灯笼相映,衬出一份浓浓的年味儿。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网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的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生活”的所有作品,均为新华生活网站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新华生活网站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我们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