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台州5月1日消息(记者 李晓晓)“6880元,三次,成交!”4月30日,在台州市三门县“龙翔谷”福茶产业发展大会现场,一饼专家级白茶拍卖以6880元一锤定音。“将茶叶进行拍卖,不仅可以提升‘龙翔谷’福茶的知名度,还能增加我们茶农的收入。”不少茶农说。
一饼专家级白茶拍出6880元(央广网记者 李晓晓 摄)
茶叶是三门县珠岙镇的重要产业之一,而“龙翔谷”福茶正是当地打造的茶叶的公共品牌。近年来,该镇联合香山村、山岙村等8个茶叶村,累计盘活低效茶园2000亩,打造茶叶采摘体验基地、精品农家乐等项目,走出了一条“以茶兴文旅、以文旅促茶”的致富新路。
当天,以“千载相承福茶到 珠岙秀景韵三门”为主题的“龙翔谷”福茶文化系列活动在三门县珠岙镇举行。茶产业发展大会、茶园“舞茶龙”、茶文创基地揭牌、非遗展演……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而来。
“茶园的精彩表演,让人眼前一亮。而且还能体验采茶,品尝茶味,真不错。”漫步茶园,感受茶香,游客王先生兴奋地说。
大会现场(央广网记者 李晓晓 摄)
在龙翔谷茶园,一垄垄茶树孕育着茶叶的醇香,一个个摄影打卡装置点缀其中,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以前这里的山坡没有规整过,较为杂乱,后来统一规划,让游客过来既能喝茶,还能拍照。”三门县珠岙镇香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汪日运表示,“可品可看可体验”的乡村田园综合体就是茶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以香山村为例,该村有500多年的种茶历史,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几亩茶园,茶叶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然而,由于缺乏品牌意识,当地茶叶产业并未崛起。
“过去茶农‘单打独斗’,但品质参差不齐、销售渠道有限,附加值不到加工品的10%。我们希望通过统一品牌、统一标准,提高茶叶品质,助力本土公共品牌建设。”三门县珠岙镇相关负责人说,“龙翔谷”福茶品牌因此而生。
位于台州市三门县珠岙镇香山村的龙翔谷茶园(央广网记者 李晓晓 摄)
“在‘龙翔谷’品牌引领下,这几年我们的茶产业发展还是比较欣欣向荣的。”三门县农业农村局果树特产推广总站站长王静波告诉记者,茶农从最初的仅卖鲜叶,到茶叶加工,再到茶旅融合,发展态势愈加向好,茶产业链也在逐渐拉长。
走进云茗共富工坊,茶咖啡、茶香酥饼、抹茶牛轧糖……以茶为媒,“茶+”形成的各种产品在这里看到具体模样。“我们推出冷泡茶等创意饮品,让更多年轻人也喜欢上喝茶。”该工坊负责人章海萍介绍,除了茶饮茶点,还计划开发茶油香皂、香水、香薰等茶日用品,努力探索茶产业的各种可能性。“我们工坊也让周边不少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一起致富。”
云茗共富工坊的茶农正在摊青(央广网记者 李晓晓 摄)
三门县茶叶种植面积1.7万亩,年产量430吨,产值6400万元。当地拥有种茶自然条件好、茶文化历史悠久和茶树良种覆盖率高三大优势,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品牌知名度不断上升,“太师峰”牌三门绿毫、仙子红茶、善树白茶,“百瀑谷”牌香山早茶屡获金奖,丹邱山茶和“龙翔谷”福茶乘势而上,全县茶叶品质、品牌影响力都在与日俱增。
为推动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三门还通过政策扶持新发展茶园和低产茶园改造、茶机购置,成立专家工作站提供技术支撑等举措,助力茶农茶企增产增收。
https://zj.cnr.cn/gfhkt/20250501/t20250501_527155783.shtml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网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新华生活(XINHUALIFE.COM)的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生活”的所有作品,均为新华生活网站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新华生活网站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我们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